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孩子变得暴力爱打人咋办?教你几招避免孩子被欺负

发布时间:2016-05-20 12:10:31

南宁市一小学的李老师已连续五年担任班主任。李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对伤害、违法等问题的界定和理解不深,在成人看来,也许孩子挥拳相向,情节很严重,但在小孩看来只是在模仿某一个英雄人物而已。因此,孩子之间的打架,他更愿意用“争执”、“争吵”来形容。

在处理孩子的暴力问题时,李老师认为自己是协调人的角色,一方面他要理清孩子之间的对错,一方面要负责做好家长之间的沟通。在调解过程中,他发现,打人一方的家长大多喜欢采取回避态度,“有的不愿与对方见面,有的找各种借口逃避责任。”李老师认为,就算打人的孩子可能会有委屈,家长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向被打一方道歉。无论如何,打人就是不对的。

李老师指出,打人一方的家长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孩子的暴力行为问题,因为孩子打人后,内心也会陷入挣扎。这时,打人一方的家长若积极配合引导,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会给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家长积极处理,就是一种表率,以正面的态度去影响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就要勇敢去承担错误并改正。

专家:

孩子有暴力行为

和父母有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355青少年咨询台特约顾问李耕岩认为,孩子之间发生打架、摩擦很正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每当遇到不如意时,孩子会找寻发泄的方法。这时,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没有加以引导,孩子则会选择不良的发泄方式。

心理专家韩庆宁认为,孩子的暴力行为,和父母的自我行为认知有关。一些父母在和孩子意见不合或遇到烦心事时,常会以强势、粗暴的方法去对待孩子,导致孩子无法和父母正常沟通。当孩子和其他人交流时,一旦对方的话语和自己相违背,孩子便会产生发泄心理,这时内心就会想到父母对待自己的行为,便会用粗暴、暴力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 [2] [3] [4] 页

出主意

建议1

让孩子自查自纠

家长注意教育

南宁市人民东小学陆老师说,这几年,不少小学已意识到了孩子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开始加强教育。人民东小学就设置了类似于大学学生会的组织,让孩子们之间互相进行监督。

陆老师认为,除了孩子的自查自纠,家长更应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现一些言行,如“我要杀死你”“我要打死你”等,往往和在家接触的电视、电脑等媒介传播的内容有关。她曾要求家长,不要让孩子看大人看的电视剧,但一些家长会以“孩子强烈要求,自己无法拒绝”为借口,还是让孩子接触了不良传播内容。

此外,陆老师指出,10岁以上的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家长不应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孩子。现在的孩子情感丰富、性格也相对早熟,当面指责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应私下找孩子谈心。谈心时也不要总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多谈谈各自的感触和想法。

建议2

孩子出现暴力行为

父母先反思自己

心理咨询师韩庆宁认为,如果孩子总是出现暴力行为,父母应当先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不能用自身的成长经历来衡量孩子的价值观。“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家长却忽视这些想法,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

教育心理专家、广西社会心理学会理事赵勇军认为,家长需根据孩子的动机去改变其暴力行为。“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也不同。”赵勇军认为,孩子发生暴力行为,家长需根据情况来进行引导。如果孩子是出于自卑心理而去欺负其他同学,那么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和自信;如果孩子是因为性格上有些霸道,情绪比较容易兴奋,那么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学会冷静,去适应和接纳这个世界。

建议3

要引导孩子

学会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

李耕岩认为,家长应当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该慢慢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年幼的孩子会用哭、咬来表达情绪的不满,这时家长应当尽量安抚,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上幼儿园后,遇到不如意的事,不会表达,会用骂、哭、打来表示不满,这时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把情绪的发泄转移到“不受伤害”的目标上,如可以踩地板,或去跑步、打树桩等。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情绪发泄时,也要告知孩子,自己拥有的这些愤怒、难过的情绪都是正常情绪,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的后果。

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比较调皮,会想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此,李耕岩指出,心理咨询师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这些建议最终还得需要父母陪着孩子去践行,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心理咨询师上,不如早日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和约束。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 [2] [3] [4] 页

律师观点

孩子被打,是否该采取法律手段?

自己的孩子被打了之后,父母都会非常心疼,有的家长会想用法律武器来保卫孩子的正当权利。对此,广西南国雄鹰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华认为,当孩子被打,且受伤较为严重时,父母可以在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由警察出面,来对未成年的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给打人一方的父母以警示。

沈华认为,相对于起诉对方,他更建议双方家长进行协商赔偿,该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往往是双方父母之间协商赔偿。如果对方孩子的言行已经触及到刑事责任,他建议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甚至也可以同时起诉学校,追究其监管不力的责任。

教你几招

如何避免孩子被欺负

当孩子受到欺凌时,你需要倾听孩子的所言所述,告诉孩子这些欺凌行为是错误的,也让孩子知道要用科学的方法,制止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告诉孩子你会帮助他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家长也要掌握一些方法和原则,可以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①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要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②告诉孩子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应及时找老师解决。

③告诉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④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⑤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的严厉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到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实施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⑥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⑦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会被施暴者威胁说,如果报案的话将会受到报复,但家长还是应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一是不要沉默,二是不要再以暴治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⑧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据《中国教育报》)



上一页
[4] 页

孩子为何变得暴力?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家长该咋办?专家表示——

孩子变得爱打人,家长首先要反思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黄占玲

核心提示

本报昨日推出《孩子校园打闹受伤,谁来买单》一文后,引发读者热议,许多家长在本报家长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孩子为何喜欢用“暴力”来解决事情?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在记者发起的问卷调查中,80%的父母认为孩子变得暴力和父母的监管有关。

专家则认为,孩子变得暴力,是家长引导不够、学校监管不力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当孩子出现错误,父母应该先从自身反思。

微调查

孩子变得暴力,大多家长认为和环境有关

为什么孩子之间会发生暴力行为?对此记者进行了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受访家长认为,孩子之所以发生暴力行为,受家庭环境和周边环境影响;25%的家长认为和孩子自身的性格有关;8.33%的家长认为和独生子女有关;16.67%的家长认为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

当孩子对别人进行暴力行为时,家长会怎么办?调查显示,58.33%的受访家长会选择私下和解,并正面引导孩子改正;20.67%的受访家长会选择配合学校积极处理问题;21%的受访家长会给孩子适当的惩罚。

那么,该如何制止或监管孩子的暴力行为?75%的受访家长表示会和孩子多谈心、找出原因,16.67%的受访家长表示愿意利用家委会联合家长进行相关宣传,8.33%的家长表示会带孩子去找心理咨询师咨询。

谈观点

家长:

从对方角度出发

去平息孩子情绪

看了本报报道后,市民陈女士致电本报热线表达了她的观点。陈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很专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属于“虎妈”类型,她的孩子也曾在学校和同学发生过争执,并差点打架。事后,陈女士马上批评孩子,没想到孩子不仅不认错,反而大哭。陈女士后来和老师交流才得知,当时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争执,是因为对方抢了他的东西。“孩子如果淘气,我以前会很严格地批评孩子,效果却不明显。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去和孩子谈心。”

市民韦先生认为,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打架,马上就要求孩子道歉,并协商赔偿事宜,以为这样就能平息事件。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忘了如何去平息孩子的情绪。”

  • 上一篇:40岁的她爱上25岁“小鲜肉” 8年“地下恋”落幕
  • 下一篇:女子上大学就被亲爸逼债 家里就是个“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