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北京最“高”法庭

发布时间:2016-06-02 02:46:47

北京最“高”法庭

山路难行,张小波和同事们轮流捧着国徽。遇到陡坡,他们便几个人传递,保证国徽无损。摄/饶强

北京最“高”法庭

途中路过一处小溪,书记员宋海星来到溪边喝水解渴。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这是法庭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摄/饶强

北京最“高”法庭

一位村民搭建的临时木棚挡住了邻居家的窗户,两家僵持不下最终上了法庭。遇到这样的案子,法庭人员在调解的同时都要将涉案建筑的位置和面积尺寸进行详细测量,作为庭审证据。摄/饶强

北京最“高”法庭

山区的案件多是邻里纠纷。每次上门,当事双方都会争个面红耳赤,法院人员便耐心调解。摄/饶强

北京最“高”法庭

开庭前,张小波(右)和高兵(左)穿上法袍,庭审现场简朴而庄严。摄/饶强

北京最“高”法庭

本次开庭现场临时设在雁翅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庭上辩论期间,一位路过的村民干脆站在窗前旁听。摄/饶强

5月25日早上7点,在位于北京门头沟斋堂军响村的区人民法院斋堂法庭,庭长张小波捧起擦得锃亮的国徽,法官高兵手拿厚厚的案宗,代理法官石志远和书记员宋海星抱着打印机拿起电脑,法警黄亭亭发动警车。

一行五人上午要到军响、淤白两村进行现场勘测,下午到雁翅村开庭。一天下来,光开车就是100多公里山路。

斋堂法庭建于1956年,辖区包括斋堂、清水、雁翅3个深山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万人。因辖区平均海拔高达1500米,这里成为北京海拔最高的法庭。

离法庭最远的村子,往返一次最少要3个小时。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法庭工作人员经常入村上门办案,根据当事人的时间方便开庭。

案宗、记录本、卷尺、相机,办案工具一应俱全。询问双方情况、了解案情、进行笔录、拍下现场照片、测量争议区域面积、安抚纠纷双方情绪……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已经过去。

下午,沿着109国道,法庭人员一路赶到雁翅村村委会。

一间会议室,鲜艳的国徽高挂在审判席身后墙的正中,几张破旧的桌子,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原告、被告等桌签,庭审现场简朴而庄严。

14点,张小波作为审判长宣布正式开庭。

“我买房的时候,就包括了院子的所有权。他在自己家有院的前提下,在我家院墙开了个后门影响了我的居住安全。”“她的房子所有权归她没有异议,但是紧挨着她家的村卫生室是公共的,她无权说这院子就是她家的。”原告被告各不相让。

陈诉、举证、辩论…几个回合下来,案件情况终于清晰。原被告本是前后院的邻居,当初为了建房进料方便,在被告家后墙上开了个后门。房建好了,被告没按协议封堵。双方陷入僵局,最终对簿公堂。

就是一个“门”引发的案件,当天却并没有判决,而是宣布休庭。

“在山区农村,案件多是因邻里纠纷、家庭琐事而起。张家的狗咬了李家的羊,王家盖的房挡了刘家的光……像今天这个案子,双方虽各执一词,但毕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矛盾虽有,但乡情仍在。我们选择休庭,就是想继续给双方做工作,根据庭审现场的情况来看,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很大。”张小波介绍。中途休庭、庭外和解,这种“轻判决、重调解”的工作方式成为法庭建设“和谐无讼村落”的重要手段。

2013年,斋堂法庭开始了“和谐无讼村落”建设,在辖区4个试点村设立了巡回法官办公室。负责包片包村的法官定期前往提供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小事及时了,大事不出村”,通过提升大家的法律常识,及时化解矛盾,使很多纠纷在未进入诉讼程序时就被解决了。

除了普法、调解和办案,斋堂法庭为辖区早日实现“无讼”还想了很多妙招。在斋堂地区,村民平时都说当地的方言。为了更好沟通,法庭人员自学“斋语”,一张嘴说话就让乡亲们觉得亲。人民陪审员和村委会同样重要,他们和当事人都是邻里街坊。遇到纠纷,法庭人员和村干部一起上阵,化解矛盾。

目前,斋堂法庭共有9人,除了庭长张小波,其他人都是“80后”、“90后”的小伙子。大家每两年轮岗一次,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在业余时间,他们要么爬山锻炼、要么专心学习。也正因如此,在这些年轻人的脸上,看不到同龄人的浮躁,而多了一份积极和坚定。

“斋堂法庭已有60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的主力军是‘80后’,未来还会有更多‘90、00后’的年轻人来这里工作生活,为我们的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张小波说。

  • 上一篇:上班迟到被体罚 男子砍伤组长
  • 下一篇:西城法院离婚官司立案前设冷静期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