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江南农耕图重现晋祠大米产地

发布时间:2016-06-07 14:22:44

稻农们水田中插秧 本报记者 钟清摄

6月5日上午,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村东侧的水稻田里,来自四面八方的上百个家庭,在这里感受了一把插秧种田的乐趣。芒种时节,难老泉畔,在撂荒近17年的芦苇滩上,晋源区举办的首届插秧节让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农耕图重现眼前。与此同时,由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太原市民政局共同举办的首届农行杯“我的社区、我的家园”摄影大赛走进赤桥活动举行,近300名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了此次插秧节。

现场:市民与村民上演“插秧比赛”

上午9时,古村赤桥。层层梯田里,早已集结于此的50多名庄稼把式打秧、运秧、抛秧、插秧……在晋源区举办的首届插秧节现场,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
看着当地村民利索插秧的样子,不少闻讯前来的市民家庭也跃跃欲试,卷起裤腿,加入到插秧行列。来自小店区实验小学的杨凯然在妈妈的陪伴下,也跳进水稻田里,有模有样地学起了插秧。尽管有妈妈当帮手,可认真学插秧的杨凯然仍然发现自己插的秧苗总是歪歪扭扭,不在一条线上,而且间距也宽窄不一。“种庄稼没有严格的间距,但依据经验,每80公分的距离种6株是最合理的。”今年65岁的吕金金边讲解,边开始示范插秧。熟练的插秧功夫,让大家伙啧啧称赞。“晋祠大米很有名,今天来这里插秧感觉很好。”市民刘彩丽说,城市里生活久了更期待亲近自然的体验,和村民比赛插秧,虽然脏了衣服,却收获了快乐。
当天上午,由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太原市民政局共同举办的首届农行杯“我的社区、我的家园”摄影大赛走进赤桥活动举行,近300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了此次插秧节。“插秧节能一下子吸引近300名摄影爱好者前往,也在预料之外,说明大家还是喜欢这样生动的创作画面。”太原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处处长杜晓光表示,作为太原农耕历史文化的荣耀和品牌,晋祠大米被赋予了众多文化的寄托。而今,首届插秧节的举办,也激起了龙城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兴趣。

背景:晋祠水稻全面复种

“晋祠大米已经有3300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颗粒大而饱满,质色稍褐而透明,性软而韧,味香而甜,从而赢得‘晋祠大米香喷喷、肉筋筋’的千古美誉。”晋源区副区长温志勇表示,享誉三晋的晋祠大米,秉持着“北稻一绝、皇家贡品”的品质,因难老泉水润泽而与众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环境、水源、土地等原因,晋祠大米种植逐渐淡出省城市民的视线。近年来,晋源区依托独特的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以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在晋祠镇王郭村、北大寺村、南大寺村、长巷村,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先后恢复试种晋祠水稻。截至去年年底,全区“晋祠大米”种植区已接近3000亩,其中当年最高亩产量已达650余公斤。

今后:政府发补助,鼓励农民种水稻

晋源区农委负责人介绍,为早日重塑晋祠大米品牌,围绕“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服务全域性恢复”的发展定位,今年,将全面实施3000亩晋祠水稻提质升级工程,重点推进在赤桥村复产面积500亩的晋祠水稻种植;出台以每亩发放1000元的复种专项补助资金和每年300元的种植补助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政策扶持的利好重又燃起全体村民的信心。在赤桥村段旧晋祠路两边,村民们一齐上阵,齐腰高的芦苇草被一片片割掉,大型机械一遍遍去草旋耕……当地村民正在通过治理芦苇滩,恢复水稻田,预计将恢复稻田500余亩。在晋祠农场王郭村千亩稻田基地,插秧机穿梭往来,绿色的秧苗很快摇曳在水面上。机械化作业让这里水稻栽种的时间比往年缩短至少10天;在晋源区晋祠镇北大寺村“大寺荷风”园区内,上百亩稻田已开始注水插秧。
有着40年晋祠大米生产管理经验的赤桥村老干部杨赖根说:“今年恢复的500亩水稻将全部用纯净的晋泉水系灌溉,确保晋祠大米的原汁原味。未来,随着晋祠泉水复流工程实施,晋祠大米的品质恢复将不再是奢望”。

本报记者 要维维

  • 上一篇:省图6月讲座出炉
  • 下一篇:太原人捐造血干细胞救韩国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