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西藏新闻

【老新闻·新故事】甘白山下农科院 瓜果梨桃样样有

发布时间:2016-06-07 15:09:47

wangkb6614_s.jpg

图为《西藏日报》老新闻。 (资料图片)

wangkb6622_s.jpg

图为自治区农科院一角。 记者 黄志武 摄

提起“七一农场”,拉萨人都不陌生,那里瓜果飘香,蔬菜品种丰富,更是购买花卉、盆栽的好地方。但采访组要去采访七一农场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

原来,七一农场是拉萨人对它的习惯性称呼,1995年,七一农场已更名为“蔬菜研究所”,是自治区农科院下属的一个县级单位。

“农科院是在当初七一农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连地址也没有变。”蔬菜研究所所长代国安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本来打算重新采访七一农场老员工王珍同志,但由于年代久远,他早已回到北京,只有作罢。想想也是,对于七一农场的发展来说,王珍只是闪亮一笔。

“我是1988年来到蔬菜研究所的,当时,王珍同志已经离开西藏,她当年提出的塑料大棚建设,确实拉开了塑料大棚在西藏应用的序幕。但是,西藏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是从1992年引进高效节能日光室开始的。1992年,高原蔬菜供应直线上升,特别是1998年以后,从自给到商品化转变。上个世纪,七一农场搞蔬菜生产没有大基地。”说起高原蔬菜研究,工作几十年的代国安深有感触地说。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西藏基本上还是单一的农牧业经济结构,农耕粗放、畜牧业原始自然、传统民族手工业在艰难中维持着简单的生产。为了改变西藏落后的社会现状,解放军根据中央政府定下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政策,七一农场开始在军民共建中慢慢成型。

当年建设七一农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拉萨人民提供稳定的粮食蔬菜供应,同时也是要研究在高原气候条件下粮食蔬菜的生长问题。它既是一处农业科研的试验场所,也是西藏现代农业发展的摇篮。正是因为有农场的存在,拉萨周边地区的蔬菜供应从品种单一、数量少,发展到今天有着丰富品种,基本满足市场需要的蔬菜基地,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几十年光辉历程,凝聚着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七一农场的科研、开发、生产示范与技术推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先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生产与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蔬菜生产技术骨干,推广了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为全区蔬菜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前来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时,在当时的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多吉才旦的陪同下,专程前往农牧科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并在院属农业研究所会议室接见了科技人员代表并座谈,最后亲笔题词:“甘白山下农科院、瓜果梨桃样样有。越冬青稞是方向,造福西藏立新功。”

近年来,自治区蔬菜研究所不断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研究与开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内强实力、外树形象,积极探索工厂化、设施化、产业化的现代蔬菜生产发展之路,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在,西藏本地蔬菜自给率已达90%以上,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已成为历史。

代国安介绍说,从1988年工作到现在,从科研的角度讲,经历了品种选育逐步到自己杂交选育过渡自主创新这个过程;从栽培层面讲,由原来的低产向高产、质量向无公害蔬菜发展。考虑到西藏的耕地面积不足,下一步,他们将通过有机屑生态无土栽培模式,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力争更多更好地惠及高原百姓。(记者 黄志武 李梅英)

  • 上一篇:武警山南市支队举行揭牌仪式暨干部任命会议
  • 下一篇:本周西藏大部降水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