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海南新闻

“东方织娘”织就黎锦传奇 探秘奇巧技艺

发布时间:2016-06-07 16:25:11

良匠归来

物产丰腴、文化多元的海南,出现过众多令人称奇的精湛工艺。手工匠人用指尖传承着古老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让工匠精神得以代代传承。一双手,惊艳了时光……

“东方织娘”织就黎锦传奇

“东方织娘”织就黎锦传奇 探秘奇巧技艺

黎锦、椰雕、制壶、制陶、人偶制作……物产丰腴、文化多元的海南,经过古今历代勤劳而聪慧的人们的创造,出现过众多令人称奇的精湛工艺,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高超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使工匠精神得以代代传承。在快速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手工艺代表着一种正在消逝的慢生活方式,而手工艺人的工作其实就是他们的人生本身,里面蕴含着许多自古以来的民间智慧和功夫,潜藏着一个民族的记忆,甚至包含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历史。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艺术创造的精益求精,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细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先进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它们带着质朴而遥远的记忆,愈发显得珍贵,散发着来自历史深处的幽思。在中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本刊特别采访了部分非遗传承人或优秀手工艺人,从本期开始推出“指尖上的传承”栏目,向读者展示工匠精神之可贵,对传统文化的抢救尤其不容忽视。

——编者

有人说,古老的黎锦技艺早已失传,现在的黎锦作品也只是用工业原料,做出传统的样式,与传统黎锦相差甚远。

海南东方市,仍有这样一群织娘,还在坚持用古法技艺织绣黎锦。她们大都四五十岁,最小的10多岁。她们平时务农,闲时织锦,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她们靠着一双手,惊艳了时光,用指尖传承古老技艺,温暖着岁月,见证“活化石”的传说。

织锦,黎家姑娘的“女德家教”

五月的海南西部,赤日炎炎。记者慕名来到东方市黎锦传承展示馆,找到这些依然保有黎锦古法技艺的传承人,一睹“东方织娘”的风采。

她们身着传统服装,头发梳成一个髻子盘在脑后,或插骨簪,或戴银钗,外面用头巾仔细地包着;上身穿着藏蓝色的上衣,衣上绣着精美图案,下身穿着长款筒裙,做工细腻精致。凑近一瞧,她们耳朵上还挂着颇具分量的银质耳饰。

东方市文化馆副馆长王秀蓉告诉记者,头巾的包法甚是讲究,已婚与未婚采用不同头巾包头,并且,这些首饰也大有年头,有些甚至还是外婆辈传下来的“宝贝儿”。

“东方织娘”织就黎锦传奇 探秘奇巧技艺

王秀蓉和“东方织娘”们。应验摄

符林早,她是东方市唯一一个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她9岁便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习织锦,12岁就能独立掌握絣染技艺,18岁已是东方俄贤村远近闻名的织锦能手。

她说,黎锦曾是黎家人生活中的日用品,无论穿衣,还是铺盖,都由家里姑娘一手包揽。织锦则是她们小时候就练过的“童子功”,与其说这是外婆、妈妈传下的手艺,倒不如称之为黎家姑娘的“女德家教”。

在东方市乡村,不仅可以真切感受到“黎锦高手在乡野”,还能看到一家三代,乃至一家四代均会织锦的“织娘世家”。当你忍不住赞叹她们巧夺天工,织娘们多半莞尔一笑,有些羞赧,“黎族妇女哪能不会织锦呢?”

那时,一大家子穿衣都靠女人织锦,不会织锦的女孩子很难找婆家。会织锦、织工好,不仅意味着能嫁出去,更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因此,“还是个小女孩,小小个儿的时候,就开始坐在腰织机上学织锦”,符林早回忆道。看着精美绝伦的黎锦,很难想象织锦的机器竟然如此原始,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

原来,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符林早用的(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显得很古朴,甚至有些简陋,一张草席,十几根功能各异的竹针上缠绕着不同颜色的棉线。

腰织机很是便携,符林早随意地找块空地,往草席上一座,当即演示如何织锦。但见她的腰被固定着,脚蹬着棉线底端的竹棒,一条条细线在手中穿来穿去,外人看上去眼花缭乱,但在符林早的手中则是有规有矩。

她解释道,织锦之难便在于,没有草图的前提下,织娘们要在心中想好织锦图案,凭着感觉,织出各式的花样,并且既要边角整齐,对折起来,两端要刚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上一页 | 1

  • 上一篇:2016海南公开赛江西站推广赛现“亲子档”风潮
  • 下一篇:三年过去三亚“退果还林”慢如蜗牛 项目仍旧等待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