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4日晚,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发生恐袭事件,一辆卡车冲撞人群导致84人遇难。自从去年年初《查理周刊》恐袭后,法国已经发生了多起重大恐袭事件,法国为何频频成为恐怖分子目标?
《文汇报》称,随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改变策略,呼吁支持者在其所在地发动袭击,加上“独狼式”施袭愈趋盛行,往往令当局防不胜防。
当地时间7月15日,尼斯,法国防暴警察检查发动袭击的卡车,车窗上遍布弹孔。14日晚间,该卡车冲进正在观看国庆日烟花表演的人群,在密集的人群里冲撞了约2公里的距离,目前已经造成84人遇难。袭击者已经被击毙。
恐袭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承认,从去年1月《查理周刊》和11月的巴黎巴塔克兰剧院,到如今的尼斯海边行人区,全国都感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
11月的袭击是由IS于叙利亚的领导层策划,并由回流欧洲的成员执行。不过组织及后改变策略,转而积极在网上向支持者作出呼吁,号召他们于其所在地发动袭击,例如巴黎市郊的警官萨尔瓦宁上月回家时,在妻儿面前遭独行刀手阿巴拿刺杀,妻子亦遭杀害,而阿巴拿在行凶前3周宣誓效忠ISIS。
研究极端主义的专家麦坎茨表示,巴黎连环恐袭是IS报复法国持续空袭叙利亚,借此威胁法国若继续轰炸其据点,将会遭受更多类似的恐袭,企图迫使法国撤军。
尼斯恐袭发生后,警察持枪巡逻。
他同时强调,恐怖分子选择在法国下手,有可能是他们觉得有较大机会成功。麦坎茨解释,IS最大的敌人是美国,但要派成员进入该国绝非易事。再者,相比其他西方国家的城市,IS较易于法国招募成员,这亦解释到为何法国及邻国比利时会频频受袭。
法国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亦埋下安保隐患,由于经济不景气,不少中东和非洲移民及其后裔很难找到工作和融入主流社会,有些不满现状的年轻人诉诸犯罪行径,甚至走向极端。
有美国中情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情报人员指出,自从巴黎恐袭后,法国人对移民的“标签化”愈来愈严重。警员经常截查阿拉伯面孔的居民,很多移民第二代以至第三代都未能融入社会,也不当自己是法国人,“本地恐怖分子”因而成为法国和美国的严峻威胁。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中核污水储蓄罐将装满,日本政府近日称,考虑将大量核污水排入大海。...
今年7月,48岁的美国华裔男子巴伦·李,在自家门口被人连射9枪,因未打中主动脉或器官,奇迹生还。30岁的前妻凯利得知买凶不成后,随即要求两名“没完成任务”的17岁少年再次下手。...
当地时间18日,日本东京都调布市的一处道路突然塌陷,露出了一个深5米的大洞,事故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位当地居民称,事发时听到一声巨响,地面随后开始摇晃。...
9月10日,韩国第90届“春香小姐”选拔大会在全罗北道南原市举行,23岁的申瑟纪(音译)摘得桂冠,获得奖杯和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奖金。...
日本一款盒装鹌鹑蛋的包装近日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这款名为“生命胶囊”的商品标签上,一只鹌鹑雏鸟炯炯有神地正视前方,其下还写有“请完整享用我充满元气的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续蔓延,日本政府近期一直出台各种名目的补助金政策,支援因疫情收入或经营受到影响的企业和民众。...
安徽热线始建于2013年,是安徽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是全国各界人士了解安徽的主要窗口之一;本站以安徽本地新闻为主,可以说是安徽地区最全的本地新闻资讯网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