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娱乐新闻 > 对话访谈

《三叉戟》马珂:年轻观众不爱看大叔戏是伪命题

发布时间:2020-06-22 12:20:55

《三叉戟》剧照

《三叉戟》剧照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老话倒是跟新剧《三叉戟》中的三位主人公有些相似。陈建斌、董勇、郝平分别饰演的三名警察崔铁军、徐国柱、潘江海,都是人到中年退居二线的老公安。一位是做了后勤修东西,一位是到派出所当“片警”各处巡逻,一位是做预审时还偷偷去电视台录节目,直到老队友在抓捕嫌犯时遇害,三人才回到一线重新组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再度在经侦队中破获多起大案,走上人生的新阶段。

《三叉戟》的故事,改编自吕铮的同名小说。在刚刚看了前十章后,本剧的出品人、制片人马珂看上这个故事,决定同时改编成剧集和电影。

在公安剧这一领域,马珂的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从1997年起,他就加入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担任制片人,2006年就成立北京金盛信马影视成为董事长(该公司在2015年改名天马映像),曾制作过《我是警察》、《生死邂逅》、《刑警队长》等众多刑侦、公安剧。“早年因为我原来在公安部工作,比较喜欢拍这种公安题材,这种类型天然带有英雄主义和热血,是我偏爱的就做得多一点。”

在立项之初,《三叉戟》的商业价值也遭到了一定的质疑,但马珂更加坚定自己作为独立制作人对优质内容的判断,“年轻向、女性向或甜宠向,都已经在互联网体系里有了数据指标。互联网角度要拉数据,一拉就说这个类型会火。(大家)往往都会觉得三个中年大叔的戏年轻人不会喜欢,会显得传统和老套,可能从他们的角度来判断的确在商业上是打折扣的。但从我独立制作的角度来说,观众很聪明,看人物有没有意思、故事精不精彩。对所谓的(演员的)年龄、性别,没那么大诉求。我们当时做了一些所谓冒险的动作吧,把市场认为不是特别看好的一个题材给做出来了。”

更不一般的是,《三叉戟》这一IP在开发之初,就定下了影剧联动的方案。《三叉戟》剧集播出在先,电影版也制作完成,由黄志忠、郭涛、姜武主演,“剧本身有强大的普及面,给我们的电影做了巨大的推广和宣传,(让观众)有良好的观影期待值,待通过整个联动的操作,电影会获得非常好的结果。”不过由于疫情导致电影院至今还未复映,让原本想要今年贺岁档上映的电影版《三叉戟》,还无法确认档期。

马珂不仅在剧集制作方面有着丰富经验,还在2007年与姜文导演合作《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两部电影。“姜文对我来说亦师亦友,通过跟他的合作,我学习到太多太多的东西。”至于未来的合作,他认为可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凡事到了这个角度和维度的时候,该成自然就成了,但之前还是需要做尽可能多的准备和努力。”

《让子弹飞》剧照

《让子弹飞》剧照

尊重内容的规律,是马珂及公司团队在制作影视剧时核心观点。在创作上,他认为“内容本身还是有基本规律在,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几千年前是这样,莎士比亚到了今天还是一样(好)。”而在内容与资本的关系上,他从内容制作的角度认为,“这个行业会离资本越来越远。并不是它排斥资本,是会和资本形成一个相对补充的友好的状态,但不要因为有了更多的钱或者想挣更多的钱,去违背整个创作的规律。对内容制作公司来说,不太可能每年都生产出高品质、高回报的作品。一个剧本就可能花两三年时间,不可能在12个月里完成所有的制作、销售、资本回收、报表体现。为什么好莱坞能出品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剧呢?因为有一批以制片人或导演、编剧为核心的独立制作公司。这些公司都有很强的特质,但产量不高,可能一年一部甚至两年一部。这些公司凝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内容的发动机,通过几大发行平台跟观众见面。”

正是因为遵从这一创作规律,天马映像至今只在2016年接受了一家财务投资人的A轮融资,在2016年到2018年的3年里几乎没有“开工”,“全在做剧本”,做好了差不多十个优质剧本项目储备。正是如此,保证了他们能够从去年开始,拿出《光荣时代》、《三叉戟》等一部部作品。

 马珂

马珂

界面文娱对话马珂:

界面文娱:在一开始拿到《三叉戟》原著,你就确定了剧和电影两个改编方向,是如何进行判断的?

马珂:当时拿到小说前十章节时,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触,已经太久没有看到一个现实主义作品有这么扎实的文学文本了。现在大家可能看网络文学比较多,但可能古装玄幻、都市情感比较多。吕铮这本小说,因为他自己就是警察,从警20多年,经验、经历和对人物的感知,在文本里都能看得非常真切。加上我这么多年一直偏爱这种类型,当时没怎么犹豫。

没怎么犹豫的前提,是人物太有意思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么扎实的、有生活体验的三叉戟这样的三个人物。我看的东西比较多,但会发现现在现实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偏少,悬疑烧脑、大案要案的多一些,而且扎扎实实写人物的这个角度几乎没有。

悬疑烧脑是一个重要类型,但反过来像《三叉戟》也是一个重要类型。这个类型更不容易做,因为首先得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人物感知,没有沉淀人物是做不出来的。所以现在观众为什么对《三叉戟》的三位老哥如此深爱呢?剧里哪怕有跟他们作对的,都被观众痛恨不已。都是因为他们太爱这三个人物了。从生活中来的人物,跟大家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且我发现,我们的主力观众是17~30岁的女性观众,我都十分惊讶。

《三叉戟》剧照

《三叉戟》剧照

界面文娱:这个数据挺出乎意料的。

马珂:对,75%的观众都是17~30岁的观众,一半多是女性。非常有意思,可能中年观众更喜欢,但他们不爱在互联网上发声,可能喜欢,却不一定能从互联网数据上看出来。我身边朋友反馈,从60后到80后的很多人都爱看。相对来说,可能做到了破圈的概念,大家对这个类型还蛮认可的。

界面文娱:这个类型的作品在近几年确实比较少,尤其是以这样的主角为核心。电影和剧的剧本改变了近3年时间,为什么会用这么长的时间?中间有碰到什么难点吗?

马珂:其实也没什么最难的。我们的改编是以人物为主的改编,像这样的类型剧,是人在前、事在后。有的是事在前、人在后,比如以案件为背景的。人在前的故事,人物相对更重要。我们改编最大的是人物的温度。小说有的地方偏灰色一点,那是文学作品,但我们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时候,还是强调人的温暖,现在观众越来越爱看一些能带来抚慰、温暖甚至欢乐的作品。大家生活已经很苦闷了,希望从影视作品里带来愉悦和感悟。《三叉戟》成功的在三个人物身上用了幽默、轻喜剧的风格,这是我们影视化改编最大的动作。

  • 共2页: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尾页
  • 上一篇:郑钧回应网友骂刘芸:善良是不用怨恨情绪伤害别人
  • 下一篇:范冰冰谈坚韧品质 直言一无所有也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