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为了今夜的安全——山西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泄洪抢险纪实

发布时间:2021-10-10 09:18:49

新华社(记者 刘翔霄、王飞航、张磊)太原10月9日电题:为了今夜的安全——山西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泄洪抢险纪实

9日晚7时许,天已漆黑。持续多日的雨依然在下,昏暗的路灯下,记者行走在山西省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马路上的积水已经漫过脚面。今晚,连伯村将度过一个紧张忙碌的不眠之夜。

374.8米线以下的“大撤离”

连伯村南门牌楼外已经垒起了一道1米多高的土垛,百米外洪水冲荡的声音依稀能够听见。30岁的连伯村村民张永振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开,眼瞅着被洪水淹没的玉米,心里充满痛惜,但他知道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赶快撤离。

受近期连续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汾河下游河津段遭遇57年来最大洪水。9日上午7时许,汾河北岸5公里处被汹涌的洪水冲开一个口子,洪水奔向阳村街道连伯滩。河津市第一时间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利用连伯滩近10万亩黄河滩地蓄滞洪水,让洪水直接向西流入黄河,缓解当地防汛压力。

连日降雨使汾河水面高度升至海拔373.5米,为了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指挥部以高于当前水面的海拔374.8米为标准,对连伯滩蓄滞洪区海拔低于此标高的住户进行转移。

连伯村筛选出首批需要转移安置的村民一共124户308人。

其中有76人选择投亲靠友,剩下的232人已经转移到连伯小学和连伯幼儿园集中安置点。

外村、外镇和社会各界的2000多名救援者向这里集结,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人员“拱卫”着连伯村。

张永振和家人被安置到了连伯小学的集中安置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乘坐统一的大巴来到安置点。“地没了还能再种,只要家人安全,一切都可以重来。”张永振说。

垒起村外的“防洪长城”

在村南头已拦起警戒线的临时堤坝上,记者偶遇还在雨中奔忙的连伯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建民。没穿雨鞋雨衣、浑身湿漉漉的他,8日夜晚守了一夜坝。“今晚更是不敢合眼了。”他说。

孙建民告诉记者,距警戒线百米开外,就是已经逼近连伯村的泄洪水面。连伯村地势北高南低,9日夜晚将是防洪难关。为确保群众安全,9日白天,政府已组织力量将在低洼处居住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记者踩着泥泞,来到与泄洪水面“零距离”的地带,只见水面在远处依稀泛着白光。“水深不止一米,这里原是村里的滩涂地。”孙建民说,经过全市支援,抢险人员仅用数小时,就在村口垒起了约一公里长的“防护墙”。

村南头,洪水冰冷“无边”;村里头,人头攒动的抗洪队伍正在等候命令,准备分段防守。

河津市樊村镇副镇长宁海峰说,得知险情后,他从镇上四个村召集了280多名青年劳力赶来支援,9日中午12点半就到达连伯村投入抢险。

记者遇到河津市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贺新时,他刚从筑坝一线撤下来,裤子和鞋全部湿透了,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他说,河津市民兵应急分队70%的成员都是党员。“9日上午11点多开始筑坝,但水太大,深及腰部,只好使用机械和人力合力完成。”他说,大家忙到现在都还没顾上吃饭。

来到温暖的“家”

“来到安置点才发现,床褥人家都帮着铺好了,挺细心。”在连伯小学灾民安置点,年逾60岁的连伯村5组村民张金叶说。

“早上接到村里通知,说汾河发水了,因为我们家比较低洼,需要尽快搬迁。”说起9日早上的经历,张金叶仍然心有余悸。这一天,当地政府决定从连伯村沙坝进行泄洪,她和家人被紧急转移到临时安置点——连伯小学,和她一起来的还有连伯村其他200多名村民。

9日晚7时,在连伯小学的校园里不时听到“大家排好队,按秩序取碗筷,再打饭、打菜”“老奶奶,地面有点滑,您先坐下,我给您把饭打来”……200余名受灾群众吃上了热乎饭。

“政府想得特别周到,教室里有空调、热水、电视,床和被子也准备好了,志愿者很细心,我们很安心。”连伯村村民张陈曦说。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相关部门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搬运物资,整理床铺,发放毛巾被、牙膏、牙刷、席子等生活用品……校园内到处可见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暖心场面。

夜渐深,校园里的照明灯亮了,烧开的水冒着热气,带着浓浓深情和爱意在校园里飘荡开来。

  • 上一篇:多维度展示互动让山西红色旅游“热起来”
  • 下一篇:村里娃家门口的幼儿园(人民眼·乡村振兴新气象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