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澳门新闻

五月,感受澳门的文艺气息

发布时间:2022-05-21 07:15:47

粤剧《聊斋魅影》剧照。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供图

粤剧《聊斋魅影》剧照。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供图

“五月的城市温度就是艺术,第32届澳门艺术节带来戏剧、舞蹈、音乐、视觉艺术等18套节目以及各类艺术延伸活动,为观众开辟‘释放’生活情感的道路。”随着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主办的第32届澳门艺术节火热开演,五月的澳门,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希望在本届以“释放”为主题的澳门艺术节上,艺术家及观众们尽情享受艺术带来的“释放”,孕育想象、希冀、感动等生命力量,让这些力量引领大家向着更好的未来迈进。

积极引进优秀节目

梁惠敏说,30多年来,澳门艺术节一直致力搭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积极引进优秀节目。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仍待复苏,今年艺术节继续聚焦内地和本地节目,又致力突破距离限制,尝试通过科技及其他方式,寻求更多开拓艺术视野的可能性。

本届艺术节的开幕节目《我本楚狂人》即来自内地。作品巧妙选取唐代诗人李白26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为文本,结合音乐和舞蹈,带领观众走进充满诗意的想象空间。节目编舞、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艺术总监曹诚渊表示,舞团为了保证安全演出做了很多工作,舞者们在澳门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氛围。“现代舞本身就是一种多层次的表达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用身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这种艺术形式是非常个人化、生活化的,有广阔的空间让大家去享受。”

有观众表示,看到《我本楚狂人》的舞者在台上朗读诗歌、舞动肢体,觉得他们就像诗仙笔下的精灵,不禁深受感染。还有观众感受到“诗歌在舞动、想象力在延伸”,也想与舞者一起振臂呐喊,释放情感。

艺术节上的多套亲子节目给儿童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互动亲子剧《涂鸦奇旅·海龟别跑》由韩国团队原创,原作于2018年获“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亚洲艺术奖最佳喜剧大奖,其后由中韩团队联手重新打造,这次在澳门完成“首秀”。当童趣涂鸦邂逅魔法想象,每分每秒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推动本地文艺创作

“澳门艺术节还致力推动本地文艺创作,让澳门艺术团体走向专业化。”梁惠敏介绍,本届艺术节中,澳门本地节目占比超过一半。多个本地节目如澳门罕见的技术剧场创作《嘉路士一世》、探讨女性劳动力的《消失的身影》、结合传统筑棚工艺和当代舞蹈的《舞·渡·海》、以粤语九种声调为概念发展而成的《九声》、笑与泪的温情作品《嫲嫲的宝箱》等,既承载着澳门文艺创作者对城市发展和本地历史的回顾,也呈现出澳门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蕴含着炽热的情感。

澳门还形成和保存着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粤剧、土生土语话剧等“非遗”戏剧深受观众欢迎,已成为澳门艺术节的品牌节目。本届艺术节上演的土生土语话剧《同船一心》及粤剧《聊斋魅影》等,体现了澳门文艺工作者的传承与创新。

土生土语话剧是澳门土生葡人社群独特的艺术表演活动,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船一心》讲述的是在一艘从澳门开往海南的豪华客轮上,形形色色客人的奇妙经历。演出中所使用的澳门土生土语是一种主要源自古老葡萄牙语的澳门方言,混合了马来语、西班牙语、果亚语、英语及粤语,充分反映澳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特质。

粤剧《聊斋魅影》则取材自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讲述女鬼聂小倩与书生宁采臣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剧作由澳门资深粤剧名家朱振华打造,加插新的情节,增强戏剧张力。

促进湾区人文交流

本届艺术节自预热以来就备受关注,除了澳门居民,不少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旅客也慕名前来观看表演,部分节目应观众需求已加场多次。业内人士认为,本届艺术节不仅有助于推动澳门旅游业复苏,也促进了大湾区的人文交流。

艺术节闭幕节目《汪明荃与澳门中乐团》门票自开售后迅速售罄,获得粤港澳大湾区乐迷热烈支持。为此,澳门文化局将特别在6月1日晚上8时加开一场演出,届时香港艺人汪明荃将与澳门中乐团携手演出,演绎包括《杨门女将》《万水千山总是情》《京华春梦》《华丽转身》《勇敢的中国人》等多首经典金曲,为乐迷带来视听享受。

本届艺术节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主办,从4月29日开幕至6月2日闭幕,期间还会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和延伸活动逾200场,其中不乏创意和惊喜。《国际舞台映像精选》带来欧美顶尖艺团的上乘之作,《艺术外卖》则一反由观众在剧场观看演出的常规,将各类表演“打包”直送观众家中,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艺术外卖’改由表演者到观众家中进行演出,每一次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观众,对我来说都是深刻和有趣的。”琵琶表演者莫群庄分享道。

“艺术可以穿梭古今、跨越地域。”梁惠敏表示,澳门艺术节将继续构筑展示与交流平台,拓展观众的艺术视野,在鉴赏艺术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并致力拓展观众,呈献层次丰富的艺文盛会。未来澳门艺文活动将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以及更多地区有不同的互动,增进多方面的人文交流和联系。(本报记者 汪灵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5月21日 第 04 版)

  • 上一篇: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 下一篇:转角遇到博物馆——感受澳门的“小城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