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1500多个人物 500多间店铺 农民画家绘就盐官“清明上河图”

发布时间:2016-04-22 09:59:35

1500多个人物 500多间店铺 农民画家绘就盐官“清明上河图”

1500多个人物 500多间店铺 农民画家绘就盐官“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海宁盐官镇,70岁的画家高尔兴用画笔还原了清末民国时期海宁盐官“三大街”的盛况,长8米的长卷上,15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被誉为盐官版“清明上河图”。

每间房子都真实存在过

在周顺兴老刀铺,一个铁匠抓住刀柄,另一位铁匠抡起锤子,正欲砸烧得通红的刀身,一旁的小孩看得入了迷。在南门码头,停满了卸货的船只,码头工人正把一袋袋盐往上运。

周记铜匠、永春堂药店、陆仁和米店……这些盐官历史上的老铺子,在高尔兴画纸上热闹起来,向现在的人们倾诉着它曾经的繁华。

在高尔兴的这幅长达8米的长卷上,不仅有1500多个人物,还画了各类店铺屋舍500多间。令人吃惊的是,这500多间店铺屋舍都是盐官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随便指着其中一家店铺,高尔兴可以说出这里曾经住着谁,在当时是做什么的。“我花了5年时间,走访了当年住在‘三大街’的十多位老人,详细记录了海宁‘三大街’的布局,又花了1年多时间,才完成这幅作品。”高尔兴说。

“所谓盐官‘三大街’指的是盐官古城的北大街、南大街和南门直街,由于靠近海塘,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盐业运输的重要码头,盐官因此而繁华起来,每天约有200多个工人在码头上劳作。”高尔兴还原了清末民国初期时,盐官“三大街”的繁华景象。

农民画匠记录古城变迁

高尔兴从小就酷爱绘画,“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画纸,就在香烟盒的背面画,用木炭在墙上画。”高尔兴自称为农民画匠,边干农活边画画。

改革开放后,高尔兴通过函授学习中央美院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算是他第一次系统地进行绘画学习。

高尔兴最喜欢的题材就是他从小生长的盐官古城。那些即将拆除的老房子,还存在的古迹,是他最喜欢的写生目标。“我听说哪里的老房子要拆了,就会赶紧去把它画下来。”

就这样,高尔兴前后总共画了700多幅盐官老房子的画,成为盐官风貌的忠实记录者。

一边记录着现在的盐官,一边想着当年盐官的模样。“我就想着能不能把旧时的盐官也画出来给大家看,让更多人了解盐官的历史。”他遍访十多位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

现在,高尔兴还在继续绘制盐官曾经的模样,除了“三大街”外,他还绘制了盐官“72弄街”之一的东星街,在他的画笔下,盐官古城曾经的面貌越来越丰满、真实。

标签: 农民 画家

  • 上一篇:她用并不明亮的眼睛 为一个个家庭送去光明
  • 下一篇:柯桥养生小镇平水:织密“一张网” 基层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