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国务院补中西部教育"短板",14所重点建设高校都有谁?

发布时间:2016-04-28 09:42:55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昨日(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促进社会公平。其中会上提到的“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这则消息引起了网友关注,这14个省份都是哪些?有没有咱河南?

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国务院确定了哪些措施?

据报道,会议确定了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措施。一是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布局教学点,按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和教师。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学、图书、就餐、取暖等条件,加快消除“大通铺”现象。到2018年基本解决县城和乡镇学校超大班额问题。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扩大乡村教师特设岗位数量,采取免费教育、学费补偿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教师。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逐步分类推进中职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推广现代学徒制,推行校企联合,强化实习实训,增强实践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三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条件,加快实现宽带接入,率先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到2020年使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四是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扩大中西部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五是办好农村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尤其是民办托幼机构发展。六是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搞好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资源中心建设,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比例。会议要求,要强化地方发展教育主体责任,通过改革创新留住人才、用好教育资源。

国务院补中西部教育


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都有谁?

“中西部塌陷”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鉴于此,从2012年开始到十二五末,国家开始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该计划包括“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

大河客户端获悉,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专项支持一所本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简称“一省一校”。从2012年开始到十二五末,国家共拿出60亿人民币对入选的山西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14所高校进行支持。

随着之前代表着高水平大学标志的“985”工程与“211”工程相继关门,入围该工程成为地方省属高校关注的焦点。该工程也因此被一些省属高校形象称为“小985”,也被称为“一省一校”工程。

国务院再提建设14所重点高校意义何在?

我们知道,“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规划,时间为2012年到十二五末(2015年)。因此,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就指出,中 西部高等教育历史欠账较多,发展严重滞后,与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短期投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他建议:国家在编制 “十三五规划”时,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列入教育方面的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参 照“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模式,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由国家专项经费支持机制转变为常态支持机制,采取持续投入、分期实施的办法, 进行长期、重点建设,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决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的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在今年的全 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此间呼吁,打破“一省一校”资源配置方式。关爱和认为,简单采用“一省一校”政策,没有充分考虑人口总 量、经济贡献率等因素,有失公平。以河南省为例,河南作为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GDP已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也只有一个名额。他建议,国家在“十三五”期间 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时,打破这种资源配置方式。

因此,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继续实施,常态化,一种是,打破“一省一校”资源配置方式。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无疑是一种政策的延续。

重点国家教育工程哪些惠及河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启动了一批重大工程。除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最被社会熟知的是“985工程”和“211工程”。

“985 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共有39所高校 入选,被称作是高水平一流大学的象征。虽然近年,河南每年都有近100万高考考生,但是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教育人口大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却十分匮乏:全 国39所“985工程”高校,河南一所也没有。

“211 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 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重点建设工程,是21世纪国际认可的我国高水平大学的代名词。包括两地办学在内,北大、清华等116所高校入选,河南入选高校是郑 大。郑州大学属于省部共建高校,非教育部直属。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被称为“小211”,即国家计划5年内投资100亿元用于加强中西部高校的基础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省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7所高校入围,入围数量与河北、四川并列全国首位。

  • 上一篇:洛阳到底有多堵?排首季度国内“堵城”第14名
  • 下一篇:河南局地今日迎雷雨天 明起将乘“30+℃”高温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