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杨晓光:用双手与泥土对话

发布时间:2016-05-03 15:03:46

 杨晓光:用双手与泥土对话

杨晓光在工作室创作

南粤工匠

11

4月20日,东莞,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博物馆外是水乡纵横交错的河涌、气息浓郁的田园以及林立的工厂楼宇,博物馆内则是一件件秦砖汉瓦、琉璃屋脊、陶瓷珍品以及现代的仿古壁画,隔绝开窗外的熙熙攘攘,这些静物默默地散发着温润的艺术之光。

馆中的不少陶艺作品出自杨晓光之手。从大地上最为质朴的泥土,到窑炉中跳跃的火苗,再到浴火后的陶艺作品,多年来,杨晓光用双手与泥土对话,将陶艺这种“土与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只是一个技艺比别人高一点点的普通工人”,杨晓光如此定位自己。但他独树一帜的墨刻艺术、宫廷画雕刻技法,为陶瓷注入了文化内涵,也为传统陶瓷业转型带来了新的启示。

  用朴素的材料创作

 杨晓光:用双手与泥土对话

杨晓光创作的《陕西八大怪》之一

陶艺,是人的双手直接与泥土接触。

杨晓光的双手不过于粗大,也不纤细,手指的骨节在中年之后有所突起,右手中指因长期握笔捉刀后形成的厚茧,指甲缝里时时留存有砖灰,这是一双属于陶艺人的手。

在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的工作室内,杨晓光用刀在淡灰色瓷砖泥胚刻上数笔后,一只栩栩如生的虾跃然眼前,运刀之快之纯熟,丝毫不亚于运笔。这是杨晓光独创的墨刻艺术,蕴含着他对陶艺的长期浸淫。

杨晓光出生于陕西华阴县的一个书画世家,自幼喜爱绘画。初中毕业后,他就到了陕西富平陶艺村当学徒,当时,常有国际陶艺大师前来办展览、开讲座,耳濡目染之下,他渐渐成为“陶痴”,一辈子“玩泥巴”,成了他的不二选择。

凭着过人的勤奋和悟性,杨晓光很快在陶艺村崭露头角。他制作的《秦腔票友》、《回娘家》等系列民俗陶艺作品,被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长期收藏。他的人物类陶艺作品,朴素而简单,没有花哨的装饰,却能呈现出人物的丰富内心和泥土的原始美。

在杨晓光看来,泥土作为最朴素的材料,同生活质朴相关,暗合了中国人的传统习性和气质。这些年来,杨晓光渐渐分不清楚是陶艺成就了他的生活,还是生活成就了他的陶艺。杨晓光相信,安静和朴素都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 上一篇: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斗导航事业部主任刘彦 打造北斗导航仪精品的“望天人”
  • 下一篇: 带着温度办案的法官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