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高校流浪狗调查:多为弃养和走丢 可送保护机构

发布时间:2016-05-07 22:29:41

高校流浪狗调查:多为弃养和走丢 可送保护机构

“大创”的“根据地”从学校广场搬到桥头,这里有学生常给它喂食。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7日讯(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毕业季又快到了,四年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他们即将与师长同学作别,而对于养了宠物的部分外地学生,他们可能还面临与曾经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分离。

又是一年校园宠物滞留的高发季,如何解决宠物滞留带来的问题?四川新闻网记者近日实地探访成都高校,发起流浪狗生存及救助现状调查。记者发现,滞留在大学校园的流浪狗多为“弃养”和“走丢”,与此同时,学生社团和校方均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流浪狗救助机制。

大学校园“明星狗”成学生眼中“网红”

在成都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只知名度极高的流浪狗,因为其身上曾经留过伤痕,学生们都习惯性地叫它“大创”。“大创”几乎成了大学生眼中的“网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创”突然出现在校园里,独自生活。有学生猜测,它的主人也许曾经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也有人认为,“大创”是一只附近居民家跑丢的淘气狗,但不管怎么样,“大创”已经融入了校园里。

作为一只校园“明星狗”,最近,“大创”又换“根据地”了。学生们说,“大创”以前主要活动在学校新空间广场、篮球场及附近教学楼,后来,它的身影频繁出现在通往学校新区的四食堂和桥头一带。“只要是住在新区的同学,上下课经常会看到它。”上大三的胡同学说,“大创”性格温和,也不咬人,上课的时候总是有人善意地逗它,每次狗狗都会摇着尾巴跟着人群走,从四食堂经过学校新空间广场再到张澜大道,最后目送同学们走进教学楼,然后再只身返回,闲庭信步地在校园里游走。

小胡说,有时白天,“大创”躺在桥头懒懒晒太阳,对身边走过的小青年不屑一看的样子甚是可爱,俨然一道学校风景。小胡说,“大创”似乎与学校的其他流浪狗不太一样,平时很少与狗为伍,连乞食都显得更“傲娇”,“有时给它肉吃还不要。”在学校里,学生们习惯了流浪狗的存在,偶尔路上遇到还会喂它们吃的。学校环卫人员介绍,此前甚至有学生在桥头用纸箱专门为“大创”和它的同伴们设计了小窝,给狗狗们遮风挡雨,“非常有爱心。”

流浪犬只从何来?保卫处:涉两大主要来源

记者在成都大学校园内走访后,从多名学生处了解到,像“大创”一样的流浪狗学校还有几只,由于性格都较温和,并未出现过伤及学校人员的情况,相反人与狗之间相处得很和谐。

校园内的流浪犬只从何而来?对此,成都大学保卫处给予权威解答,治安干事龚梁科介绍了犬只的两大主要来源:一方面,由于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周边居民家中养的宠物犬相对放任,有的走丢后溜进校园内成为流浪狗;另一方面,虽然学校明令禁止校内养狗,但不排除有学生在校内校外租房住后养了宠物,“尤其是有些外地学生,毕业后无法把狗带走,便把宠物留下来了。”

龚梁科说,由于养狗人的不确定性甚至隐秘性,给校园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扰。龚梁科告诉记者,一些宠物犬意外留在了校园内,得到学生们的容留和呵护,学校保卫处开展工作时既不能剥夺学生的爱心,同时也要保证学校人员的安全,只能在两者之间平衡。为此,校方采取“围捕”加“救助送养”的方式对流浪犬只进行清理。

龚梁科解释,所谓“围捕”,并非对流浪狗们实施暴力处置,也不是一种笼统的举措。只是针对具有潜在危险的流浪犬,保卫人员实施非伤害性围捕后,再送往动物保护机构。对于身体受伤或残疾一类的流浪犬,保卫处首先会介入救助,然后再送往动物救助中心寄养,最大限度保证犬只得到妥当安置。

学校保卫人员介绍,学校里虽然有两三只常见的流浪狗,但性格都十分温和,也没有发生过伤人事件,人和动物之间的相处十分和谐。记者从川内多所高校了解到,各个学校多多少少都有流浪狗存在,绝大部分流浪狗因为经历过人为饲养,性格表现得十分温顺,鲜有伤人事件发生。

[1][2]下一页

高校流浪狗调查:多为弃养和走丢 可送保护机构

校园内总有几条学生熟悉的流浪狗,“小黑”是其中的一个。

流浪狗滞留 学生:惹人怜也让人忧

校园内出现流浪狗,学生们持什么样的看法呢?记者随机采访的数十名学生中,大部分人对于流浪狗现象表示可以接受,“毕竟都是被丢弃的生命,只要不咬人就行。”正在上大二的小田说,学校内出现几只流浪狗并不碍事,只要人身不受伤害,多一点爱心也算是对生命的善待。

大三的小王常常见到“大创”,“每次见到它,只要手里有吃的,都会喂一点。”小王说,每次自己走到四食堂的桥头,都会下意识地寻找“大创”的身影,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寻找一个老朋友一样。小王说,他担心某一天“大创”会被突然撵走,失去它最容易生存的地方。

流浪狗滞留校园,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来自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薛同学说,自己对学校流浪犬的现状了解并不多,虽然自己平时也喜欢狗狗,但她认为,校园内的狗平时疏于管理,在卫生等方面可能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且也有部分同学害怕这些小动物。如何解决流浪狗存留问题,薛同学表示,或可通过成立爱心组织来收养,解决问题。

自发成立协会 学生探索校园流浪宠物救助方法

在探索解决、保护和救助流浪宠物的道路上,许多高校内成立有专门的学生社团,学生们用行动汇聚成爱心的河流。

张鑫和他的团队在课业之余,就专门做有关救助校园流浪狗的工作。张鑫今年大三,是西南交通大学公益协会的现任会长,他说,他们学校内也流浪猫狗,平时偶尔会在路上或者宿舍楼下遇见。此前,张鑫和其他伙伴做过粗略的调查,他发现校园内的流浪猫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大四毕业生离校后留下,另一种是周边居民意外弄丢。

高校内禁止养宠物几乎是每个学校约定俗成的规定,“但是难免有人私下饲养。”张鑫说,一些学生在外租房后养了宠物,等待毕业时,因为带不走而将其丢弃。“把流浪狗送到动物救护组织,或许是最恰当的安置方式。”张鑫说,他们的公益协会在流浪宠物和救护组织间就充当着中间桥梁的作用。

除了定期发动会员和志愿者前往双流“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或成都启明动物保护中心参与志愿活动外,平时社团还利用自己的官方微博或官方QQ作为信息平台,对校园内的流浪狗进行救助,对于需要外送救助的宠物,他们会及时对接社会爱心救助机构,将宠物进行妥善安置。如今,张鑫和他的团队正在探索更好更多样的救助方式,试图健全流浪宠物救护机制。

流浪宠物在校园内出现的原因,潘韵迪的解释与张鑫几乎一致。潘韵迪所在的四川大学动物保护协会目前拥有30多名会员,她是负责具体工作的副会长。潘韵迪说,毕业后无法带走的宠物,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比较可行的安置方法,即发动身边合适的朋友参与领养。会长于竹君表示,平时对流浪狗的救护工作,除了协会会员每个月定期到“爱之家”担任护工外,她们还对校内流浪狗定期送食和做窝,甚至将这类工作延伸到了校外,如今,她们也在积极探索校园流浪宠物的救护方法。

呼吁:校内禁养 遇流浪狗可送公益救助机构

又快到一年毕业季,校园流浪狗滞留的高发季即将到来,如何解决宠物滞留带来的问题,成为各个学校思考的议题。

四川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乔伟介绍,高校存留流浪狗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前几年许多学校集中对流浪狗进行过驱离,但没能杜绝流浪狗的存在,“我们跟很多学校沟通过,流浪狗是撵不完的,处理完一批很快就有另一批,还不如联系我们来接收。”乔伟说,中心因此与各大高校建立了常态联系,在他们的沟通之下,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对流浪狗实施人性化管理,以前强制处理的观念也正在发生转变。“现在很多学校都愿意联系我们来接收流浪狗。”乔伟说,今年上半年,他们就接收了10多只高校流浪狗。

龚梁科告诉记者,成都大学为此还专门制作过流浪狗管理办法,也向学生发放过相关宣传手册。龚梁科说,学生喜欢帮助流浪狗是爱心的体现,“但是万一狗狗身上携带病毒致人感染或者咬伤人,最终得不偿失,可能成为大家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为此,校方曾多次呼吁,为了自身安全,也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希望广大师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禁止在校内饲养小动物。龚梁科建议,如果发现有流浪狗,可通知学校保卫人员,再由保卫处联系专业的动物保护机构实施人道救助,将流浪宠物妥善安置。

乔伟呼吁学生尽量不养宠物,“一是可能经济条件不够,二来如果责任心不够,对宠物对自己都不利。”毕业季即将到来,乔伟建议私养了小动物的毕业生,尽量将其妥善安置或者带走,如果实在无法带走,可联系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或者其它爱心机构接收代为安置。

上一页[1][2]

  • 上一篇: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四川冠军赛:500学生人体拼写汉字
  • 下一篇:明天母亲节 来茶博会给妈妈选一份健康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