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富源县矿山救护大队队长袁家祥—— 架设生命天梯的矿山卫士

发布时间:2016-05-16 09:02:01

 富源县矿山救护大队队长袁家祥—— 架设生命天梯的矿山卫士

救援升井后,精疲力尽的袁家祥向家人报平安。

有这样一支脚踩生死线的队伍,他们在危难时刻架设起生命天梯,把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受难者带回平安世界。他们就是矿山卫士——富源县矿山救护大队。

袁家祥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他1.73米的个头儿,长脸、体型略瘦,由于长期在矿井下从事救援排险工作,脸色已不光润。从事矿山救护工作21年来,他领导的富源县矿山救护队获得了国家三级资质,参加抢险救灾达443次,成功救出遇难人员910人、遇险人员114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

2013年9月1日,凌晨4时14分,富源县矿山救护队的电话骤然响起,“喂,喂,富源县矿山安全救护队吗?我是黄泥河煤炭分局。滇东能源白龙山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有9人被困,请你们迅速赶赴白龙山抢险救援!”

睡梦中接到电话的袁家祥条件反射般弹起来,急匆匆地赶往值班室。此时正下着连绵的细雨,凭借多年抢险救援的经验,他深知这将是一场极其凶险的鏖战。

黄泥镇位于富源县西南,距县城109公里。袁家祥与13名救护指战员赶赴事发地点后,经初步了解,巷道里瓦斯浓度达到50%以上,部分地区突出的煤粉厚达到2米,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事不宜迟,袁家祥立即带领骨干队员,带头进入不可预测的事故矿井中。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尘很细,就像磨出的面粉,脚踩下去向四周散开。”借助昏暗的矿灯,救援队发现由于瓦斯突出冲击波较大,部分煤层倒塌,巷道中通风设施和其他采煤设备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矿中风筒已被吹脱,大型设备阻塞在巷道,给搜寻带来极大的困难。几个小时过去,除找到一名窒息而亡的矿工,另外8人却毫无踪迹。

当侦查到距迎头50米,事故点又传出了两声巨大的煤炮声,这表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二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袁家祥看到队员们体力消耗已达到极限,所背的氧气也快用尽,便果断地命令大家先撤出。随便吃点东西,他又带领队员们再次下井到更深的部分,然而这一次一直搜寻到尽头,依然没有找到失踪的8名矿工,已基本确定他们可能窒息后被倒塌的煤土掩埋。

当救援队员出井时已是筋疲力尽,水鞋已被泥煤灌满,几乎无法脱下。然而这些在他们看来根本不算什么,最令他们痛心的是没能找到生还者。“事故救援过程再苦、再险我们都不怕,最怕的是搜救不成功。我们要的不是功,我们想要有更多的人获救,更多的人不会失去生命。”袁家祥说。

袁家祥话很少。救护队小队长罗应广告诉记者:“队长平时就是这样,不爱说话,尤其是关于他做的好事,他更不好意思说。在生活上他对我们像兄弟,而在平时的训练中,队长对我们相当严格。每次发生事故,他都身先士卒。‘这里危险,我先上!’是他的口头禅。”

不光做好分内工作,袁家祥乐于助人的事迹也为人称道。在得知煤炭工业局部分改制职工家庭困难时,他积极组织救护队捐款帮助。2006年,了解到有名下岗职工因家庭困难,子女无法继续上大学时,他向其每月资助300元,使这位职工的子女顺利完成了学业。

“事故就是命令,每当接到集合电话时,我们都习惯和家人们告个别。我们明白,每一次的告别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的见面。”袁家祥坦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总是邀请家属们聚聚,互相说说话,聊聊事故救援过程,争取家属们的理解和支持,缓解家属的心理负担,也表达对她们支持配偶工作的感激。

目前,袁家祥正带领全队开展大队建设工作,朝着“一专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迈进。

云南日报 记者 张雯

  • 上一篇: 昆明冷空气“反扑”被阻 气温今起回升
  • 下一篇: 石林“一日游”问题受查处 打击“零负” 游客也应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