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中关村:将世界推向新高度

发布时间:2016-05-25 20:23:26

[调结构转方式·北京科技创新调研行①]

开栏的话

创新驱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从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高度看北京,最值得去的地方,当然是中关村。

地域面积不过一“村”,却牵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人才、资讯和技术;发展不过30余年,已成为全世界高新产业的风向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观察者们从各个角度描述中关村在当代中国的 意义和对全世界的价值,试图揭示这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承载者、创新型社会的探路者的实践之道。

连日来,光明日报记者走进中关村,步入这个我们曾无数次聚焦的区域,再次关注顶层设计以及科学与人文融会、教育与科技互动的奥秘。从今天开始,光明日报分3次刊发《调结构转方式·北京科技创新调研行》系列报道,和读者共同体味中关村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中国大地上,中关村的面积不足两万分之一,能当得起“民族前途”这万钧重担吗?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那天的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而中关村,恰恰是我国唯一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如果以此作为认识中关村的逻辑起点,那怎样高看其肩负的历史使命,都不为过。

“始终保持战略决断力”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舆论场对中国经济声音不少,归根到底离不开一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到底还行不行?”

目前,中关村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分布全球的无数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为世界分享中国红利提供了机遇。

中关村,以“战略家”的智慧,逐渐厘清了对历史性交汇的认识——

一方面,面对全球竞争,过去擅长的“打法”灵光不再,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已成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新一轮核心技术革命先兆频频,迅速抢占制高点,关系着复兴大业的实现。

中关村的实践,越来越带有“千钧一发”的味道。

2015年5月,清华大学所属的紫光集团成功收购“新华三”公司,开创了世界顶级企业在中国本土化的新路径。姓了“紫光”的跨国企业带来了全球第一的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线,成为清华产业全线布局的“独门秘籍”。

“并购世界一流企业是一招‘险棋’,趁势赶自主创新的路才是王道。”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讲,成熟的中关村人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决断力”。

以此发端,柳传志交出联想集团“指挥权”二度创业,雷军作出“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的比喻,刘成城放言“告别硅谷崇拜”,无不体现着战略决断力。

没有“大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坐在一个工位里的深鉴科技公司CEO姚颂同样气度不凡。这位在校期间就关注深度学习加速研究的90后,本科毕业就开始创业。

“我团结的是全球最好的团队,我的奋斗目标是赋予万物智能。”姚颂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也是一种战略决断力。

“看得远、抓得准才走得顺”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米勒曾提出,中关村比世界上任何科技园都更接近硅谷。

尽管像极了硅谷,中关村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以“过来人”的经历,诉说着走中国道路的荣光——

俯瞰中关村,以北大、清华以及中科院若干研究所为代表的200多所科教单位星罗棋布。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早在60多年前,就亲手定准了中关村的“根”——文脉竞传承,知识为薪火。

改革开放初期,一批体制内科研人员离职创业,打拼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这批开拓者念念不忘的,是全国科学大会首次宣告“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科学的春天和历史大势交相辉映所带来的命运转折,成就了中关村之“魂”——举思想之光,视创新为生命。

从1988年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诞生,近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8次对中关村发展作出重大决策。洪钟大吕铭刻下的,是中关村之“本”——敢为天下先,沐浴国家力量。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认为,中关村形成今天创新生态环境的背后,各级决策者“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始终是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看得远、抓得准才走得顺。”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坦言,一代又一代中关村人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反思和庆幸。从百废待兴中走出的新中国,如果不是从起点就谋划好、呵护好一方知识高地;操持着大家大业的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完成一个个像中关村这样的战略布局,从而无 限接近中国梦的实现。

“不患金银而患懈怠”

工业4.0起跑在即,人类社会将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是还像过去那样追求迎头赶上,还是已经做好了超越与引领的储备?

中关村,以前瞻者的目光,锁定了稍纵即逝的机遇——

在中关村,创业者们接受采访,鲜有人夸耀已有的业绩,总是在谈世界将往哪里走;记者难以拍摄到火星四溅的研发场面,更多头脑风暴的诞生地像个网吧;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专家、企业家同年轻人一道吃简单的盒饭,一干就是通宵。

比如余凯,“千人计划”专家、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创始人,就放弃了已经拥有的辉煌,再次辞职创业。余凯说,自己图的是赢得尊敬,这远远比挣钱更重要。

在中关村,一本名为《从0到1》的译著备受推崇。书里讲,实现从无到有是西方科学家一贯的拿手好戏。该书作者彼得·蒂尔断言,中国人更适合干从1到n的事儿,即不断模仿和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

“‘道生一’的真理老祖宗讲得清清楚楚。创造的价值,中国人早就认识到骨子里了。”说这话的刘静,是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几十年间,刘静带领团队开世界液态金属研究之先河,创造了“液态金属芯片冷却”等多项独一无二的技术。

从通用技术到撒手锏技术再到颠覆性技术,清华大学鲍杰捷团队研制量子点光谱仪、施一公团队捕获真核细胞剪接体三维结构,一批民营企业在导航芯片、智能识别、能源利用等领域推出诸多“全球首创”,无不在给彼得·蒂尔举出反例。

“不等待、不观望,不患金银而患懈怠。”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廉思认为,一代又一代中关村人身上,始终闪烁着中国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光芒。

“从引进世界到引领世界”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近六成属于中国人。当今世界,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在哪里?

中关村,以负责任的心态,树立起国之重器的担当——

邓中翰回国创办中星微电子;邓兴旺打造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平台;高禄峰研发自平衡车并推向60多个国家;季逸超20岁就创立巅峰实验室……在中关村,不断有响彻海外的名字回归,不断有天才、怪才成长为“极客”“创客”。

“我发现美国真正该害怕中国什么了。”一位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在结束采访后写道。

西方少数人的心中,一直有个“中国威胁论”的担忧挥之不去。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越走越快的中关村,想过用新技术话语权压制别人吗?

2007年,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宣称,一个来自中国的团队,利用神经外科机器人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瑞典男孩。这则报道背后,是王田苗、田增民两位中国科学家长达20年的“寂寞长跑”。如今,他们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进入第六代,挽救人类生命的技术被推向新的巅峰。

“从引进世界到引领世界,中关村正将世界推向新高度。”北京市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梁昊光如是说。

行驶在快车道上的中关村,深谙独木不成林的道理。

身处首都,中关村将各个远郊区一体纳入政策范围,对北京全市经济贡献率突破36.8%;在协同发展共识下,中关村制定了同天津滨海新区的共建方案,累计在河北设立分公司2000余家;放眼全国,中关村率先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保持国家新经济发动机高速运转。

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中关村,作为世界新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已成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代言者之一。

  • 上一篇:习近平: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 下一篇:国外互联网监管都有哪些“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