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防止隐私泄露手机设置有窍门

发布时间:2016-06-03 17:16:41

 【律师说法】

从网络骚扰到现实生活中的跟踪骚扰,只是一线之隔。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分析认为,如果有网民在网络或现实中进行各种形式的骚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短信、电话等,以及进行跟踪、围追堵截等,上述行为均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公民有权报警以维护自身安全。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在接警后,有权对违法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训诫,或者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其实网络骚扰跟现实骚扰一样,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依。

张少春律师介绍,国外对于现实跟踪骚扰等立法更加完善明确,其中就包括了单独下发“禁止令”。但目前我国尚未有类似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只有被认定犯罪人员才有可能下发“禁止令”,是作为一种缓刑人员的“限制”,是辅助性的。这里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他还建议,如今网络信息化时代,任何公民均应当有保护个人隐私和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良好习惯,并且尽量不要将涉及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具体信息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国外借鉴】

针对跟踪行为,美国的各种机构曾做过大量调查研究。

记者登录美国“跟踪行为资源中心”网站发现,根据2014年的一份数据显示,每年美国遭受跟踪的人数高达750万,15%的女性和6%的男性是跟踪行为的受害者。跟踪狂常用的手段为,违背其意愿接近或出现在受害者面前、打电话发信息、保持一定距离监视或尾随受害者,使用录音设备、相机或定位系统。

美国有一半的受害者向警察局报告了他们被跟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受害者得到了控制其跟踪者的加害保护令。在加害保护令被违反的情况下,约有四分之一的受害者选择了起诉。在起诉案件中,大多数跟踪者最终被判有罪,一半以上罪犯身陷囹圄。

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及联邦政府将跟踪行为视为刑事犯罪。不到三分之一的州将初犯跟踪列为重罪。过半的州将二次及以上的跟踪行为视为重罪。

  【深层影响】

昨天,记者浏览相关新闻时发现,绝大多数网友对小美的遭遇都抱以极大的同情,可仍有极少数声音,将网络骚扰甚至是现实跟踪,轻描淡写,甚至表述为“不过是人家喜欢你”。然而即便骚扰停止,对受害者的情绪影响和社会影响依然会在事件发生后持续很长时间,甚至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损伤。

2002年美国的一份调查显示,46%的跟踪受害人承受着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恐惧。29%的跟踪受害人害怕跟踪行为永不停止。约三分之一的受害者因为在被跟踪阶段所造成的情绪和社会损伤而寻求心理治疗。几乎所有的受害人都饱受焦虑、失眠、社交障碍,比正常人群严重多的沮丧情绪。

【保护技巧】

1.使用微信,这些功能要关闭

微信上“附近的人”可定位出你所在的位置,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开启,关闭方法是“微信—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

进入微信“隐私”选项中点击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和“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功能,关闭方式也是进入微信“隐私”选项里进行设置。

2.使用苹果手机,请关闭“常去地点”

苹果手机的系统中,有“常去地点”功能,你经常去的位置,都会在地图上显示,所以建议关闭该功能。方法: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关闭即可。

3.不添加陌生人,定期检查通讯录

尽量不加陌生人,不随便添加好友,定期检查通讯录,删除自己并不信任的陌生人。

  • 上一篇:社交网站渐渐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温床”成祸端
  • 下一篇:郑州植物园旁14棵法桐枯萎 有人趁机挖土赚两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