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淮北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16-07-16 04:46:35

中安在线讯 据淮北新闻网报道,今年以来,淮北市按照“两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高”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第一民生工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淮北市出台《全市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制定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脱贫攻坚工作督查方案等。按照省级“1+N”脱贫攻坚配套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等14个配套文件,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提高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落实“单位驻村、干部包户”制度,对贫困村实行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制定帮扶责任人。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四送”活动,健全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制度,强化考核评比,切实做到贫困村不出列、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单位和责任人不脱钩。

启动全市“民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22家民营企业与22个贫困户签约并结成帮扶对子。搭建贫困村需求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经营布局和资金投入上更多地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尽快脱贫。

实施农业产业扶贫八大推进行动,引导带动贫困户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目前濉溪县22个贫困村中,有8个村新建6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进入施工阶段,发电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实施“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大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发展意愿、发展潜质、资金需求、还款来源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的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

推进社会兜底扶贫工程。从今年7月1日起,淮北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520元提高到3150元,增幅达25%,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双线合一”。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统筹。2016年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008年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54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5万元降至5000元,大病保险统筹补偿最高保险金额提高到40万元。

开展“暖心行动”,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和劳动者就业。加强对贫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主动联系对接用工市场和单位,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出,使贫困人员通过自己劳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对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同时在贷款贴息、创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采煤沉陷区异地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整合各方面政策资金,着力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小型水利改造提升等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的扶贫项目。

  • 上一篇:安徽或迎来第二家职业足球俱乐部
  • 下一篇:淮北市出台政策加快快递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