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太原这个众创空间都是在校生

发布时间:2016-09-26 21:16:15

太原理工大学的这个众创空间,有点不一般——常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做研究。

晋 客创

在省政府提出山西今年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太原理工大学科技园晓明研究室众创空间,一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效果。这家众创空间是2015年底山西省认定的首批35家省级众创空间之一,目前入驻的创客都是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这里的学生都有十八般武艺

这里的学生,个个都有十八般武艺。动手实践能力、K歌、演讲等等,样样都得会。
这个于2003年、由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常晓明自筹资金创办的众创空间,位于太原理工大学逸夫楼六层两间近300平方米的房间,老师只有一人,学生只要没课就来这里专心搞研发。不仅展柜上琳琅满目的“创新作品”都是大家的成果,连搞研发及生产样品的部分设备都是大家动手研制的。
研发之余,学生们会办讲座,为全校学生作报告,与名校教授交流,举办成果展、机器人日活动,另外,还要自办晚会,一起活动,生活丰富多彩。
“我不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搞研发,而希望他们要同时具有领导意识。”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晓明研究室不断探索的主题之一。
“有些学生刚来时,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但我的要求是,所有的研发,一定要自己写总结并进行陈述,慢慢地,内向的学生就越来越健谈,做到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每周大都有两天时间从30公里外的榆次新校区跑来,而这么多课外时间被挤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降反升。”常晓明老师说,“以测控专业魏伟为例,经过在研究室三年的锻炼与学习,他从入学时的班级十二名成为毕业时的班级第二,毕业后赴美国被加州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自动化专业任朋飞最终进入了清华大学博士精英的创业团队,成为创始人之一和部门主管;计算机专业韦啸成功创业成了CEO。”

想进这里都得过五关斩六将

这么一个“综合能力锻造车间”,想要进去,非常不容易,得过五关斩六将。
每年5月,常晓明老师会在研究室公开日举办研究成果展,以此从全校电子类专业大一的报名者中初选,初选入围者通过个人演讲答辩进入暑期训练营,训练营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进入实验室的常规工作。每年入选的学生数目不等,差不多在15名左右。
被“晓明研究室”录取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面临动态淘汰,如果达不到研究室的标准就会被“请”出去。有几个底线不能碰,比如不能挂科、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还要做到四个“一”,即做一个实验、写一篇研究资料、制作一个PPT、搞一次发表。
在这里,常晓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题目,工艺品制作、车模制作、硬件基本实验、ARM开发、GPS的应用开发、电机的驱动与控制、电脑程序编程、传感技术等题目繁多。学生可一人或多人组队选做,从设计、制作、实验到写报告、作讲座等,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研究室只有我一个老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我就让研究生介入教学,这样不仅保证了本科生培养质量,对研究生也是一种锻炼。”常晓明老师说。
在这里,博士、硕士、本科各层次多年级学生互补,自动化、通信、测控、计算机、软件、电气、材料等多学科专业交叉,学生们摒弃课堂单一学习方法,开展团队式学习、探究式研究、并行式处理,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改变了思维模式。

这里出去的学生不愁找工作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晓明研究室的学生会特别抢手,他们毕业时大多都进入了985高校深造。
慕名而来的同行、企业越来越多,常晓明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受邀介绍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曾在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作报告介绍经验,山西泰克智能机器、上海邦文电子科技、北京融智世纪节能技术服务3家公司主动提供研究基地、给予资金支持。
几年前太原高新区一家科技创新公司的董事长做出一个决定:为了支持晓明研究室的发展,他决定在寸土寸金的高新区公司总部免费为其提供400平方米的研发基地,前期投入50万元资金。
运行十多年来,晓明研究室既授以“鱼”又授以“渔”的跨学科培养方式,不做大学课程的弥补,而是对人的全面挖掘和培养,使其日渐享誉校园和行业内外。

本报记者 张小林 文/图

  • 上一篇:龙山石窟即将“掀开面纱”
  • 下一篇:崛(山加围)山上飘起中国最长红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