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新世说 科学报道如何更科学?

发布时间:2016-09-27 09:30:37

上周末,很多人的朋友圈被《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这条新闻刷屏了。因为是新华社信源,普通老百姓仰其权威,为医学家攻克癌症难关感到鼓舞。朋友圈里的一些媒体人也表示,作者把比较深奥的科技医学新闻写得通俗易懂,值得学习。

但此事引发的争论也始料未及。一些新媒体平台在转发此消息时,简单地冠以“喝苏打水可以抗癌防癌”的噱头,误导公众;诸如“菠萝因子”等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则提出,记者初衷是宣传我国先进的研究成果,但可惜文中很多重要事实没说清楚,表扬和捧杀就在毫厘之间。

这位记者展现了应有的职业担当,在网上征集了讨论热度最高的八大话题,再次对话长江学者、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教授晁明,很多争议其实可以在这篇更加详实的访谈中觅得答案,晁教授最后谈道:我们不追求速度,只是想探索科学的真理,一些自由的争论对推动发展、去伪存真也是有利的。

这一事件就此应该告一段落了,我们在期待这项研究后续有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为癌症患者带来真正福音的同时,也不由地想到一个问题:媒体在报道科学选题时,如何显得更加科学?传统的科学报道多是高屋建瓴的理论知识,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希望科学报道能适配手机阅读,变得更简短有趣,更通俗易懂,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又极易使选题存在误导、猎奇倾向。

《三联生活周刊》有一期封面文章是报道PX项目的,曾经轰动一时,作者李菁是科学松鼠会的科学报道工作坊成员,随着报道深入,她有一个感受:“科学事件”里其实掺杂了很多社会因素,这正是新闻报道需要层层剖析的。反观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事儿,又何尝不是如此:老百姓几乎是闻癌色变,所以治疗领域出现哪怕丁点进展也会被视作科学发展重大进步;而两年前清华大学颜宁教授解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的时候,漫天的新闻报道就称其“有望饿死癌细胞”……这些社会和历史因素的复杂性所在不容忽视,而太注重结果却不顾科学道路的漫长与艰巨,这是媒体和公众都容易犯的错误。

科学新闻报道的曲折,恰恰反映了科学过程本身的曲折,因此许多发达国家都注重科学界与传媒界在公众科技传播中的密切合作。科技团体策划活动主题并组织科技、教育界的专家参加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到企业争取资助,并纷纷创办科普网站;媒体提供科技传播平台,和科学家共同策划与公众交流的表达方式和科学问题的表现形式;科普理论工作者则大量培训科技记者和科学家,指导双方掌握交流的技巧。科技团体、科研机构和媒体在科技传播中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 上一篇:改进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标准 河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下一篇:奋力为建设健康中原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