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应对电信诈骗 还需标本兼治

发布时间:2016-10-02 00:53:09

热点透析9月22日,在太原市五一广场,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举办了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神秘的网警从幕后走到前台,就公众关心的网络诈骗防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谣言抵制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本报记者郭成强摄

【案例】
9月19日,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近期备受大众关注的电信诈骗成为本次活动讨论的重点。山东徐玉玉学费被骗、悲愤离世的事件,让人难以释怀。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山西反欺诈中心成立以来,协助警方破获电信诈骗案超过800余起。
【剖析】
呼唤素质教育接地气
程淑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一个年轻的生命夭折在电信诈骗中,令人痛心扼腕。在社会舆论声讨严惩犯罪分子的同时,人们也不禁要问:如今的孩子们为什么如此脆弱,
“温室的花朵”经不得风雨?
从媒体的报道分析,被骗的徐玉玉出自寒门,学费是父母辛苦打工、多方筹措的。她心疼父母的辛劳,心痛自己的单纯,痛恨骗子打碎自己的大学梦。在沉痛的事实面前,一味地指责孩子心理承受力太弱、抗风险能力太低,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理性思考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却应当反思一下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接受的教育。
当下,孩子们基本上处于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社会、家庭、学校似乎都在急功近利地宠着孩子。无论贫富,不管生在农村还是城市,父母对孩子多是“富养”,望子成才期望满满。即使在农村,父母也不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劳动,更不用说体验“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许多家庭为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而送孩子上了寄宿学校,他们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期望更为强烈。以至于在家庭教育中,仍把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孩子正常的身心需求和发展,忽视了对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养成与矫正。学校的素质教育推进多年,依然没有改变以分数论高低的状况。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培养、人格塑造、挫折教育仍旧缺乏。社会教育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极尽能事地迎合家长需求,各种培训班、辅导班、补习班应有尽有。孩子们自小到大的成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穿梭于家庭、学校、辅导班之间,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之下思想单纯、心理脆弱、社会抗风险能力低,骗子也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雏鹰振翅之前需要经过千百次的残酷训练。徐玉玉等电信诈骗案再次警示世人:不注重人格塑造和素质培养,会使孩子面临更大的社会风险。为此,我们应下大气力培养孩子们三种意识和素质:一是开阔胸怀,珍爱生命。生命承载着许多的社会责任,在金钱与生命之间,生命是第一位的。二是正视挫折,冷静应对。人的一生不会总是顺风顺水,总要遇到逆境、挫折。遇事要镇定、冷静,多向度思考问题,不急不躁,不钻牛角尖。三是增强自信,强大心理。面对困难挫折时,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品质的培养不是应急性训练所能成就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在日积月累中悉心培育和共同呵护,真正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期盼社会治理系统化
刘栩(太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室助理研究员)反思与严打诈骗行为最近响彻网络。然而,朴素的情感不能代替理性的思考,基于义愤的谴责也换不来社会的长治久安。相较于徐玉玉案,反倒是山西反欺诈中心的工作实践,为此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变化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是和平时期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个过程伴随的是社会利益格局的结构和重构,这必然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所以,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
回到电信诈骗这个小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常规思路是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完善技术健全监管制度。不能说这样的思路没有用,这是工作短期见效的不二法门。但从社会发展的整个系统来说,这确实治标不治本。正如媒体对徐玉玉案的反思,假如个人信息实名制能贯彻到底、徐玉玉本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诈骗案受害者有一定的社会救助机制等,那么这起案子的结局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这些反思,指向的问题涉及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监督、法律完善等多个领域。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根治都离不开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思维。
山西反欺诈中心能够在成立半年以来就协助警方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超过800余起的战绩,与这种系统性思维的工作方式分不开。山西反欺诈中心的经验就在于,将山西省各大银行、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及各市有机地协调在一起,以系统思维的工作方式应对电信类诈骗案件。由此,一反一正两个案例皆证明:社会问题的治理离不开系统性的工作思维。
那么,在社会整体层面又应当如何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来谋求社会治理的整体效益?首先,需要明确“系统思维”是指在社会问题的治理中,运用系统观点把具体问题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加以考察,以实现对问题的最佳解决。其次,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则需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整体意识,社会问题的解决应以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为根本原则;树立层次观念,有的放矢地开展问题治理,增强问题治理的有序性;树立动态观念,坚持在发展变化中思考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树立优化观念,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只有一种办法,应以社会系统运行的最优为标准来选取社会问题解决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