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浙江作家服务营第一站在嵊泗举行 基层文学爱好者纷纷来取经

发布时间:2015-01-01 22:50:25
舟山嵊泗沈家湾码头,到处能看到一则房地产广告,上面写着:17英里到上海(约27.3公里)。

不过显然,在很多人心中,这个位于舟山群岛最北面的海岛小县,并不像广告词所说的那样贴近繁华。

如果没有那座与上海相连的东海大桥,这个由404个小岛组成的嵊泗县,就像孤立于海上的小小“岛国”,26平方公里的陆地上生活着8万居民。从最大的“菜园”本岛,到临近的几个岛屿,大部分还是要靠渡轮。

这是“浙江作家服务营”的第一站:嵊泗文学创作改稿会。距离省作协上一次集体出动到基层,至少已经过去了4年,而面对面的“改稿会”,更是前所未有。

这些年,嵊泗列岛的“东海渔村”,成为江浙沪地区夏日度假热门景区。不过在旅游淡季的冬季,这里显得人烟稀少。留在县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不多,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还有一些居民仍以捕鱼为生,公路上时常可见铺在地上的渔网绵延几百米。

在这样的小岛上,文学显然是一个很边缘的主题,爱文学的人就更显得稀有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改稿会上,来了20多个本土作家。或许说“作家”有点过,他们都自称是文学爱好者,并对忽然出现在面前的职业作家和文学杂志编辑感到无比兴奋。当地作协主席金瑛还晒出了海岛文青们自编的文学杂志《海山文艺》。

他们和专家一起在海边旅馆、大排档、渔民画创意体验馆、嵊泗县图书馆里,前所未有地畅谈着文学。

“我写了那么多年,第一次得到了专家指导!”坐在轮椅上的楼存华也许是最激动的一个人。他把父亲盖房子的故事写成了小说《父亲的房子》,他是这个小岛上第一个写出小说的人。

民间文学,以特别纯真和鲜活的方式跃入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职业作家和编辑眼中,如同海潮一样激情澎湃。

看到基层作者如此期待,专家们决定不打安慰牌,都直言不讳地给作品挑刺。《江南》杂志社主编钟求是告诉楼存华:“你最大的问题,是会叙述不会描写。有些场景需要停下来细细描绘,就像看风景一样,停一停再走,才看得完整。”

80后作者沈苗苗的一篇《神秘耶利亚》,用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个9岁女孩情窦初开,对25岁大哥哥的单恋故事。浙江文学院副院长黄咏梅忍不住问:“太大胆了,这是真事吗?”

“其实就是我呀。”沈苗苗咯咯直笑,“住在海岛上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小时候全都光着膀子在沙滩上跑来跑去。”

嵊泗县作协副主席杨宽宏,一直以嵊泗本岛的民风和海洋文化为题材写作,几十年来写了不下百万字的散文。他描写渔民们弃岛的《迁徙-足迹》获得好评,不过黄咏梅也直截了当地说:“你的文章里,写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得太多,不要让这些解释性的文字冲淡文章的力量。”

有趣的是,当面对岛上的网络小说作者,这些传统文学领域的专家们全都“哑火”,不知从何点评,因为他们基本都不看网文。于是只能泛泛地、委婉地说,网络小说体现的价值观有待改进。

更多的话题则从改稿会一直延续到了饭桌上,彼此都谈得不宜热乎。

“现在是自然界的冬天,却是文学的春天。”省作协秘书长王益军的话让所有人都很有感触:“基层文学工作者真的很不容易,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写作,条件艰苦,但仍然执着和坚守着,他们正是文学的奠基石。”
  • 上一篇:“7·5公交车纵火案”19名重伤患者无一例死亡创奇迹
  • 下一篇:杭州地铁监控编号报警启用 将提高应急处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