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新疆新闻

【脱贫攻坚在行动】从“笆子房”到“安心房”

发布时间:2017-03-23 23:53:40
3月22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阿克喀巴克村村民在新疆宝增甘食品有限公司制作奶制品。该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现有员工25人,均为本地村民,生产的奶疙瘩、酥油、骆驼奶等食品远销疆内外。公司计划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  □何龙摄

3月22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阿克喀巴克村村民在新疆宝增甘食品有限公司制作奶制品。该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现有员工25人,均为本地村民,生产的奶疙瘩、酥油、骆驼奶等食品远销疆内外。公司计划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

新华社电 记者魏海 何龙摄影报道

暮色渐浓,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安迪尔乡农家的灯火陆续亮了起来。打开水龙头,电热水器里的温水“唰唰”地流淌出来,洗去了麦麦提·奥斯曼一天的农忙劳顿。

因为当夜有人借宿,麦麦提·奥斯曼打算宰只羊以表敬意,被婉拒后还是执意让老婆多炒几道“硬菜”。

其实,麦麦提·奥斯曼所在的民丰县亚格其艾格勒村去年还是个贫困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生态脆弱,产业发展水平低。去年8月,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房开工建设,经过3个月的时间,36户12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迁入新居,此前他们或住在60多公里外的荒漠中,或散居在全乡各地。

麦麦提·奥斯曼家里的两间卧室和一间客厅,铺着带有花纹的红色地毯,窗台上的富贵竹长势挺拔。“现在的房子太好了,白天干活就算再累,晚上回来可以有个让人安心的家。以前的笆子房是用红柳和泥巴垒起来的,冬天怕寒风、夏天怕洪水。”

麦麦提·奥斯曼说的“笆子房”,是用草绳把成捆的红柳扎成篱笆,固定在栽好的木桩上,再内外抹上泥巴,这样的房子抗震性和防水性都比较差。“2010年发了一场洪水,‘笆子房’给冲垮了,泥巴几乎没过我的胸口,幸亏家人没事。”麦麦提·奥斯曼回忆说。

“家安顿了下来,白天干活就更有劲了。”麦麦提·奥斯曼说,“前几天红枣地里来了几个专家,手把手教我们剪枝,还告诉我们如何防治病虫害,攒劲得很。”

麦麦提·奥斯曼所说的专家是从新疆农业科学院来的,由于眼下正值枣树种植和追肥时节,自治区科协驻民丰县安迪尔乡“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及时联系新疆农业科学院,就红枣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为村民带来了一场科技“及时雨”。

今年35岁的女主人斯普热木汗·拜克力端来了清茶,镶着金边的茶碗和托盘锃光瓦亮,满屋的光亮在金黄的茶水里摇曳。

去年底,亚格其艾格勒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红黄相间的联排庭院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村道不再是泥土路,变得平直通畅。过了山羊产仔期,斯普热木汗·拜克力从丈夫手里接过放牧的活儿,每天早上开着“专车”赶往6公里之外的牧场。“专车”是辆电动三轮车,今年2月才在巴扎上买回来的。“5800元,这么好的路需要买一辆车。”麦麦提·奥斯曼解释说。

斯普热木汗·拜克力拿着一簸箕煤炭走进屋,乡间昼夜温差大,屋里暖意洋洋,而外面的池塘还结着冰碴,冷风呜呜作响。

随着飘散的羊肉香味,“硬菜”一一搬上了桌,炖羊肉、“拉条子(新疆拌面)”、蒜香土豆丝……麦麦提·奥斯曼还提来颇具大漠风情的“玉沙”酒,庆祝相遇相识。

“加上政府去年发的15只‘扶贫羊’,我的150只羊去年净赚两万元,8亩红枣地也挣了一万元,两个娃娃上双语学校也不要钱,十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几杯“玉沙”下喉,麦麦提·奥斯曼打开了话匣子。“听说村里有个夏羊塔克畜牧合作社,有分红还能拿工资,也可以改良羊的品种,羊毛还能加工成羊绒制品。等过几天把枣树追完肥,我再去和负责人聊一聊。”

麦麦提·奥斯曼掰了半个苹果递给妻子,“这个月底又要去乡里参加全民健康体检了,去年体检医生让我少抽烟、妻子要减减肥。”体态丰腴的斯普热木汗·拜克力坐在一旁,捂着嘴偷偷地笑。

  • 上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说河南话的亚森
  • 下一篇:新疆筹集18-1亿元推进就业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