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申城中小学生非遗文化认知待提高 最熟悉舞龙(狮)

发布时间:2016-06-09 10:47:41

东方网6月9日消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是6月11日。昨天,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发布 《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 (2014-2015)》。报告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对“非遗”这一概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于非遗的具体内容,中小学生的理解却参差不齐。对于非遗项目的鉴定,学生们的选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沪语69.69%、捏面人66.41%、评弹55.38%、端午节45.04%、永青假发制作技艺44.13%、中国菜28.91%、南京大屠杀24.51%、《大圣归来》 等国产动画片15.92%、大熊猫15.57%、大运河14.25%。

从他们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能从所列内容中判断出哪些是非遗,哪些不是。而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对什么是非遗这一基本概念都还没弄明白。比如,南京大屠杀属于“记忆性”非遗,大运河属于“历史空间性”非遗,但是选择的学生比预想的要低得多。课题组负责人陆建非教授建议,在年轻一代中开展非遗传承实践,首先要使他们明白什么是非遗,并能从具体的项目中辨识非遗,不能将他们对非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定义和抽象概念上,更不能在没弄清楚某项非遗的来龙去脉之前就开展相关传承活动,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取得理想的传承效果。

根据调查,学生对沪上非遗项目熟识度最高的三项依次是舞龙(狮)67.6%、皮影戏65.01%、沪剧54.61%,最不熟悉的是打莲湘60.06%、顾绣52.3%、徐行草编及青浦田山歌50.07%。而这些都是上海市非遗进校园的21项优秀项目中的内容,除了这6项,其余的分别是江南丝竹、乌泥泾(黄道婆) 手工棉纺技艺、锣鼓书、扁担戏、崇明山歌、上海灯彩、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 (中华盘艺)、漆艺、海派面塑、麦秆画、海派剪纸、鲁庵印泥、丝网版画、崇明灶花。

  • 上一篇:沪出租车试点加装监控设备 部分市民担心侵犯隐私
  • 下一篇:蒲慕明获格鲁伯神经科学奖 颁奖仪式于11月13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