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娱乐新闻 > 戏剧演出

单雯:一个昆曲闺门旦的十年 不想放弃

发布时间:2015-07-13 21:24:36

单雯:一个昆曲闺门旦的十年 不想放弃

单雯  

7月31日晚,昆剧《1699·桃花扇》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由田沁鑫导演、余光中任文学顾问的《1699·桃花扇》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代表剧目,自2006年首演,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剧中李香君的扮演者、青年昆曲演员单雯,初演时16岁,如今已经25岁,她是青春版昆曲演员的一个缩影。日前,单雯接受了广州日报及广娱大本营(微信公众号gzrbgydby)的独家专访。她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虽然如今自己的舞台表演技艺更成熟,但是依然很怀念16岁时的青涩。

文/广州日报记者 张素芹

田沁鑫说这是她排得最好的一出戏

她不给我们施加枷锁,让我们自己找感觉

广州日报:《1699·桃花扇》从最初排演到现在已经10年了,在不断巡演的过程中,你对李香君这个人物的理解有没有产生变化?表演上又有哪些不同?

单雯:最初演《1699·桃花扇》时我16岁,正好跟剧中李香君的年龄相符。那时候很青涩,技艺也没有现在精湛,但是站在舞台上,不用演,我就是李香君。如今过了10年,200多场演出磨练下来,积累了舞台经验,表演上更成熟,技艺和唱腔也更好,但已经没有当初那种16岁的美好感觉。其实,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美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

广州日报:首演后的头几年曾有评论说没有表现出原著的灵魂,即“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悟?

单雯:当时我更多的是本色出演,不断排演,另外也看了一些剧中那个年代秦淮河畔秦淮八艳的故事,对人物有所了解。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舞台经验这么丰富,但16岁的李香君吸引了一大批没有看过昆曲的观众走进剧场来看昆曲,我觉得我们这批年轻演员的表演是成功的。

广州日报:这个戏是田沁鑫导演排的,她说这是她排得最好的一出戏。田沁鑫导戏,对你的帮助大吗?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单雯:田沁鑫导演对这部戏的影响非常深刻,我觉得对我的帮助也很大。田沁鑫导演在还没有排《1699·桃花扇》的时候就看过我的戏,当时我是被借到苏州昆剧团排《长生殿》,我在里面演一个小仙女,她对我印象很深,觉得我非常适合演李香君这个角色。

田导的排练方式我非常喜欢。首先,她不给我们施加枷锁,她排练非常轻松,有说有笑,空余时间还会跟我们一起玩一起起吃零食。但是她排练的时候,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她不会去安排我们的动作,她让我们自己去找感觉,让我们自己有思考的空间,一旦她觉得我们的感觉对了,可以,那就用这种感觉。如果她觉得还可以再去找找感觉,我们就得开动大脑再去想想用什么样的感觉更合适。

出演“最美丽的杜丽娘”已上千场

拜昆曲名家张继青为师受益良多

广州日报:你是怎样走进昆曲这个行当的?

单雯:因为我父母也是唱昆曲的,所以我当时也是机缘巧合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昆剧院是二十年招一批学生,我正好赶上了那个年龄,所以呢就这样考进了学校学习昆曲。

广州日报:2007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老师为师,对你的表演有哪些方面的提高?

单雯:拜张继青老师为师是我从事昆曲来的一个梦想,然后没有想到2007年这么幸运地实现了。张老师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首先是声腔上,我印象最深的是《牡丹亭》“离魂”当中一折。我看有很多演绎是演员自己在台上非常感动。可是张老师说,你怎样用声腔去表达你的感情,你要唱得让观众感动而不是自己感动。

广州日报:你因为演《1699·桃花扇》成名,还演过哪些昆曲作品?外界评论你为“最美丽的杜丽娘”,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

单雯:《1699·桃花扇》是我的很好的一个起步,之后排过张继青老师的传承版的《牡丹亭》、折子戏版的昆曲《红楼梦》,还有就是前两年的大戏、上下本的《南柯梦》等等。因为我是唱昆曲闺门旦的,所以演得最多的角色就是杜丽娘,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演过上千场。

要说喜欢的话,没有最喜欢只有喜欢去塑造她们。作为演员我很喜欢去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广州日报:你演的多是闺门旦,想要拓宽戏路吗?

单雯:对,我从小就是学的闺门旦,戏曲的行当定好了基本上就是这样,不会说你去演多个角色多个行当,很少有这种状况。但是你可以学周边行当的戏——那些有点作旦、有点正旦的角色。行当的大路子不能变,但我们可以随着人物去塑造去调整。

年轻观众给昆曲延续了无尽生命

不想放弃昆曲的舞台走进影视圈

广州日报:你2007年就开始办个人专场,每年都有吗?上座率如何?观众中年轻观众多吗?

单雯:我基本上每年都办一个个人专场,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个人专场了,上座率非常高。基本上开票的24小时之内就一票难求了,大家都在问有没有加座票,但是加座票一定是要当场过来排的。我记得我第一年专场的时候,里面坐满还有加座,然后剧场外面还有七十余人排队没有票。

现在的观众群非常的年轻,大多数都是大学生、白领上班族,很少有老年人。剧场里一张比一张更年轻的面孔,给古老的昆曲遗产延续了无尽生命。

广州日报:2006年你出了个人CD昆曲《牡丹亭》精选唱段“如花美眷”,销量如何?

单雯:销量非常好,还在网上卖。现在网上好多地方都有下载,我经常看到朋友圈会发然后分享,好像听的观众也很多。

广州日报:从16岁唱到25岁整整十年,你可以说是一个昆曲青春版的样本。对于昆曲的传承,你有什么想法?

单雯:昆曲离不开传承,这种古老的艺术必须靠手把手、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所以我们青年演员的担子很重,我们需要先继承,然后再去发扬它,最后还要再去传承给下一代。所以昆曲应该先要学好扎实的基础,学好传统的戏。有了传统戏的底子可以排一些新的剧目,肚子里有东西才能去塑造人物。

广州日报:有不少唱昆曲的演员改行进了影视圈,你怎么看?应该也会有不少影视剧向你发出邀约吧,你会接受吗?

单雯:确实有很多电影、电视剧组来找我。但我一直都没有去,一直坚守着昆曲的舞台。因为我从小学昆曲,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感情。另外,我也喜欢舞台艺术表演,不想放弃昆曲的舞台走进影视圈。对我而言,舞台上的表演更有挑战性。

  • 上一篇:黄秋生排剧压力大:做噩梦跟陌生人吵架
  • 下一篇:《生死场》:倪大红告诉你“大神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