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小云南在哪?从东北到山东再到祥云的寻根探源

发布时间:2016-05-25 21:30:57

小云南在哪?从东北到山东再到祥云的寻根探源

云南祥云县一个韩姓村子,在多年前就有人千里迢迢从东北经山东来到这里寻宗,并且肯定地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从小云南出发,到达了山东,最后历经曲折到了遥远的东北三省。

那么,东北、山东、云南在百年前的明代真的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最终确认了彼此的宗亲关系?在众多人口中的小云南真的在云南吗?疑窦众生之时,谜底或许就在这一次次流离迁徙中……

祖先来自小云南?

出祥云县城约十多公里,就到了传说中的晒经坡。这是处于该县沙龙区白岩乡。接近村子韩晒经时,有一座小山格外引人注目,层层叠叠的山石像极了一本本书,风化了的石头一层层就如同被水浸过的书页一样累就。这可能就是取名字叫晒经坡的原因吧。

村民们的先民们也是颇具想象力的,因为这附近的山石形状,便流行了这样的故事:唐僧取经归来,经书掉进了附近的青海湖,捞起来便晒起了经书,于是这里就叫作了晒经坡,而附近的村子也叫了晒金村,因为村里韩姓人家较多,进而村名又演变成了韩晒经。

在这个韩姓大村中,都传说着一个个多年前来这里寻亲的韩姓山东人,他们都述说着自己的祖先是小云南人,祖先是怎样通过艰难的迁徙,从重峦叠嶂的小云南来到了海天相连的山东,之后,又闯关东到了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但他们的根在小云南。

韩向荣一直住在韩晒经村,今年他已经40多岁了,在他8岁的记忆中,1985年,就有一位来自大连的韩姓人来到了他们村,“我记得给了我5元钱,说是一家人,他的祖先就是我们祥云人,因为姓韩,他和我们是一个先祖。”韩向荣年幼的记忆一直延续到了成年以后,之后他加入了许多全国各地的韩氏朋友圈里,“竟然问到了当年那位来我们村寻根人的去向”。

韩向荣记忆中的人叫韩树英,当年他来到祥云寻根时接近60岁的样子,如今他已经是94岁高龄的老人。虽然从小就出生在大连,但是他的家乡在山东文登,而山东文登的先人们则是从小云南而来,他们韩家的根在云南。

那么,自己的家乡山东文登的祖籍究竟是不是在他祖辈所说的小云南?小云南又是哪里呢?

已近耄耋之年,韩树英依旧记得,曾经在1983年去文登寻祖,找到了当地一个叫韩家河的村子。一位村中老人说,文登韩氏分布数村,均为同族,与山东禹城韩氏联过宗,共同排定过传世字,祖先于明朝初年从云南县来到山东落藉。

那时,老人与韩树英没有详谈,在他看来,简直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山高地远的云南和海天相连的山东,怎么可能扯得上关系呢?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他收到了老人自山东寄来的一封信。

老人进一步说明了文登韩氏的来历,并说内容可见家谱,为一名为韩国祚的先人于康熙二十三年所修。其弟弟家中还存有抄本。

在这一抄本中记录了韩姓之一支自明代直至清代、民国时期的世系,并谈到其家族的渊源:山东韩氏始祖,渊源于周族,明籍隶云南大理府云南县,即今祥云县之韩家河。洪武年间,二世祖君汉由武状元敕封平北侯。永乐年间,我二世祖奉旨带领堂叔兄弟十九人以及薛、李姑表亲,皆统军北征,均得功绩,分镇山东青州、济南各(村)府、州、县,迄今未回原籍……

为了追根溯源,韩树英又找到了当地的地方史志办,最终在烟台市地方志中查到了相关信息。在明永乐七年以后,确有大量人口从云南县迁来。而云南县即是现在的云南祥云县。

他就此推断,自己的祖籍地并非在山东文登,很有可能就是家谱和史料中所说的云南县。他很兴奋,认为“不虚此行”。

而如何才能证明老人的说法呢?

寻根“小云南”

为了能证实自己的祖先就在云南,韩树英决定进行一次云南寻根之行。1987年6月,他到昆明后又西行来到了大理祥云。

在云南,他查到了关于小云南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祥云县原名云南县,祥云县原称云南县,汉代即建置,隶属于大理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今昆明一带置云南府。云南县与云南府名称容易混淆,为区别于省名,1929年将云南县改为祥云县,俗称“小云南”。

于是,他来到了大理祥云。他觉得如果能找到一个与山东文登韩家河村相同的村名,应该是有一线希望的。

然而查祥云地图并未见山东族谱所说的韩家河的地名。经过数百年之久,地貌、村落皆会有变,没有名字不足为怪。地图上倒是有无数韩姓村落,而一村名为韩晒经的则离公路最近又有河流。韩树英决定先去探访此村。

经过介绍,村中一位73岁的老人韩加美说,韩氏先祖随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来过此地,有将军韩文秀、韩文璞在此落户,之后人世代居于此。村后有一大墓,竖有韩大将军墓,可惜的是碑已毁于文革,老人不知将军从哪里来,也不知道的此碑建于何朝何代,而村中无韩氏家谱,对明初是否有族人大量迁出亦一无所闻。

这让韩树英有点失望,更让他有些苦恼的是,他从祥云县史志办那里又得知,该县境内的一些韩性人士称其先人系于明朝初来自江苏南京应天府。

但是,尽管如此,韩树英觉得自己仍然在里面获得了一个有效信息:韩氏先祖系三国蜀汉南征时在这个叫韩晒经的村子落籍。在他看来,这也算是一个云南之行的重大收获。

因为从韩树英自己了解到的山东等地的事实和传说看,他们韩氏远祖曾于蜀汉时迁来到小云南,正好契合了韩晒经村民所说的韩大将军曾在蜀汉之时来到这里落籍之说。他认为这是合理之说,而来自南京或是同姓不同族的韩氏,甚至是误传。

而在当地查阅清朝的云南县志,虽然对于小云南的来历已经说得很明确,而现今山东关于“小云南”另有种种臆测只之说,他认为都是不恰当的,唯有云南祥云是小云南之说值得相信。

综合上述说法,就可以将韩氏家族的来历具体化了:韩氏始祖为三国蜀汉的将军,南征云南,遂世居于“小云南”。直至明初,先祖君汉由武状元敕封为平北侯,奉旨镇守山东,后人入籍登州府。明末清初,其中的一支又徙居辽东半岛。

那么,多年前韩晒经村民韩加美所说的蜀汉大将军韩文秀、韩文璞确有其人或其碑吗?

我们在村中询问了多位村民,他们都肯定地说“有,只是在文革时被毁了”,而碑文究竟记载了什么,却不得而知。那么,历史上的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是否带过这两位将军呢?

我们随后询问了相关专家,得到的答复是不了解。

小云南在哪?

这些年,除了韩树英前来寻根外,其实还有很多韩姓东北人认为他们的根在小云南。远在大连的韩行方就是其中之一。70多岁的韩行方是原大连旅顺博物馆副馆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有了寻祖归宗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他的祖辈是山东人,在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之时,祖辈成为“近代史上空前大移民”中的一员。

2005年,他来到山东文登寻祖。他去了两个地方:文登城西南的韩家庄,城东南的韩家村。他们驱车来到了葛家镇韩家庄,“当我看到地名碑上‘韩家庄’三个大字时,仿佛回到了久别的故居,见到了陌生的先祖。

进村时,一九九一年八月立的村碑的文字是:明初韩姓建村。北临土埠,故名韩甲埠。明末韩氏绝迹,遂成废墟。尹姓自姜家埠来原村址之南安居,复称韩甲庄,一九五九年定名韩家庄。

简短的碑文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明末韩氏绝迹,遂成废墟”,与韩行方所考证的《韩氏家谱序》中“当明季崇祯末叶,四海鼎沸,兵荒祸结,父母妻子离散”一段文字相互印证,完全吻合。当年这里想必发生过激烈的战事,韩氏举家逃生,村子“遂成废墟”。二是这里提到的韩甲埠、韩家庄的“甲”,同“高祖元烈公墓碑”所记“吾韩氏……原籍山东省文登县朱城韩家庄永字二甲”,都带有“甲”字,似乎同指一个地方,只是名称嬗变罢了。

碑文记载已有一些信息,那么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怀着极大的希望走访到一位85岁的老人——倪桂华,他是该村首任书记。老人向他们讲述了韩家庄久已尘封、少为人知的历史。

该村最早叫韩家集,韩家集在现在村子的后面,现今已经没有了。村后,老人向他们指明了韩家集、韩家河、旗顶山、锅底山的具体方位,1958年深翻地时,在韩家集地下挖掘出许多坛坛罐罐和一些棺木。现今这里是一片农田,而韩家庄全村近两百户没有一户韩姓人家。

韩行方想象,当年,他的先人应该最早在韩家庄繁衍生息,后来无情的战乱破坏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为了逃脱野蛮的屠戮,背井离乡,四处逃生。先祖韩召携子带眷,扬帆渡海,来到了远离战火的大连广鹿岛。

在高村镇韩家村。一九九一年五月立的村碑写有:明永乐年间,韩姓由云南大理府祥云县韩家河迁禹城县,天顺年间来此建村,以姓氏命名韩家。

根据村碑记载,该村韩姓是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云南大理府祥云县韩家河迁到禹城县,天顺年间(1457~1464年)来此建村。禹城县在鲁西,文登县在鲁东,两地相隔千余里,为何迁移,不得而知。

“传闻我们的先祖是明朝初年从“小云南”迁来山东文登的。但是这一说法只是传言而无文字根据,确实难以认定。”韩行方说,对于“小云南”一说,文登市史志办初主任提出史志学界的另一看法:“小云南”不是指云南省祥云县,而是指山西大同市(古称云中)以南的地方。

而在而在辽宁省丹东市地方志研究学者张其卓所写的《丹东满族史略》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初满族社会历史调查中,他发现不只一户汉军旗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小云南人。以岫岩县黄花甸刘家沟刘氏为典型,其家族的移民路线是:由云南的小云南,到山西的小云南,到山东的小云南。为了追寻山东小云南的踪迹,张其卓亲自到了蓬莱刘家沟去查访,在那里看到了与岫岩黄花甸刘家沟同样的家谱记载,因而确信的确存在从云南的小云南、到山西的小云南、再到山东的小云南、直到东北的移民过程,但是对“小云南”的内涵未能得以诠释。

自称祖籍小云南的满族家族对于小云南究竟在什么地方,也始终置于历史的迷雾中。破解这一百年密码的关键环节,是岫岩的杨思义给云南电视台一查证信。电视台之后找到了当地的一位80多岁的文化人,自此揭开了迷雾。

查《辞海》,“祥云,县名,在云南大理东部,滇缅公路横贯。汉置县,1929年改祥云县。”再查《辞海》云南:“西汉所置云南县其治所在今祥云东南云南驿,南朝梁大宝后,县的建制废,南诏及大理时,于云南县故地置云南驿,元初降为县,明初移治所今祥云。”《清史稿地理二十一.云南》记载,清时之云南现为大理府下的一个县,距府东南130里,明属赵州,顺治时改隶大理府,通过上述资料确知,云南县始建于西汉,历经元明清其建制仍在延续。但以“云南”作为地名的不只县名,还有省名、府名,《清史稿地理二十一.云南》记为“清初沿明制,置承宣布政使司,为云南省,设巡抚,治云南府。”

怎样将县名与高层次的省、府名分开,按照民众认识和分辨客观事物的惯例,最常用的是比较法,以大小来区分事物对象之一异同。将县名加“小”后俗称“小云南”,不但与同名之省府区分开来,而且隶属关系也自然反应在其中了,此事虽然未见文字记载却符合民间正统习俗。

张其卓推断这就是云南的小云南的由来,这种比较法随着云南移民向省外迁移在扩散,云南县人也好,云南府人也好,只要是云南省籍,当他们在外省聚居一处时,其人数和所居地域都远不能与云南本省相比,为与大云南相区别,也为不忘祖籍是云南,以示从属关系,很自然地自称为小云南。也就是说小云南由友本来的云南县扩大成为在外的云南省人的专用词,“小”字的本来含义增加了内容外延也随之扩大了,这也就是山西小云南和山东小云南的来源。

所以,在韩行方等人看来,自己的先祖是山东文登人,那么,先祖的先祖呢?会不会就是小云南人?这,可能还是一个谜,或者,谜底已经揭开。

统筹 邓建华 春城晚报 记者 邓建华 程权 秦蒙琳 发自云南祥云 春城晚报 刘筱庆 邓建华 图

  • 上一篇:祥云外迁移民简史(一)墓碑疑云
  • 下一篇: 祥云外迁移民简史(三) ——认祖归宗: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后代的认亲之路